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扶不起”到“救不起”拷问良知值几钱?

(2015-12-09 13:43:06)
标签:

尸体漂在江上7天

挟尸要价

江上尸体打捞的难题

渔民为何不愿打捞尸体

从扶不起到救不起

分类: 困顿人生

http://s14/mw690/001N1psOgy6XDsPtcOp6d&690
    对于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乡村民邓钢明和妻子董从蓉来说,过去的一周,他们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更让他们心疼的是因为拿不出捞尸费,只能让儿子遗体在江中浸泡。

 

    1130,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乡村民邓钢明25岁的儿子邓树超跳入金沙江,自杀身亡。123日,邓树超的遗体于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被渔民发现。由于渔民要求收1.8万元捞尸费,邓刚明家境困难,拿不出这么多钱,无奈只能让儿子遗体浸泡在江中。直到126日,在民警的协商下,邓刚明给渔民付了5400元,邓树超的遗体才被捞起。而至此,邓树超的遗体已在江中浸泡了7天。

 

    这样一则新闻在寒冷的冬季,如同户外的一桶冰水,从头到脚凉个通透。中国有句老话说死者为大,人死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理应得到尊重和谅解,可就因为付不起打捞费,儿子的尸体在寒冷的江水中侵泡了整整7天,残酷无情的现实冲击着父亲本已脆弱不堪的神经,欲哭无泪又何等凄凉。

 

    是人心不古还是世态炎凉,自不必说,渔民“挟尸要价”似乎也有正当的理由,但对于一个正经历丧子之痛的家庭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让儿子的尸体早日入土为安更重要。可是在渔民的眼中,漂在江面的尸体俨然失去了“尸体”的本意,变成了一条条致富的“财路”,于是“挟尸要价”屡屡在各地上演,让打捞尸体,这一本是出于人道与人情的事变成了充斥着铜臭味的肮脏交易,在金钱利益面前,人情淡漠、残酷、寒冷的一面表露无遗。

 

    我们可以从道义上谴责那些缺少人情味的渔民,谴责他们“挟尸要价”的丑陋行径,但是我们无法从法律层面追究他们的责任,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出钱,我出力”的道理自古便行得通,但是作为地方政府,为何不能出台一些政策,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避免此类“挟尸要价”事件的发生,给伤者一个安慰,给死者一份完整。

 

    漂在江面的尸体究竟归谁管,是归渔政部门负责,还是市政部门担责,或者环保部门牵头,在职责划分上还是一片空白。随波逐流的仿佛不是一具具尸体,而是烫手的山芋,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渔民挟尸要价,漫天狮子大开口,可即便家属肯出打捞费,有的渔民也不愿意做,因为很晦气。

 

    其实,作为地方政府,完全可以组建一支专业打捞队伍,负责所在区域水域的漂流物治理;或者颁布政策,对积极参与打捞的渔民给予物质奖励,以此调动渔民的积极性;也可将责任落实到位,由相关部门牵头,进行随时监控与整治,多管齐下,形成长效。

 

    只有如此,漂浮在江面的尸体才不会成为烫手的山芋,也不会成为渔民致富的“财路”,而死者才不会如同浮萍稻草,漂浮无依。

 

                                                                                2015年12月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