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狮再现神刻字,我们离文明还有多远

(2015-10-17 14:28:52)
标签:

中国第一石狮子

石狮鼻子被刻字

成敏是谁

盘点中国人的不文明行

国人为何喜欢在文物刻

分类: 困顿人生


http://s15/mw690/001N1psOzy6WgYSdOMK0e&690

http://s1/mw690/001N1psOzy6WgYScgsEb0&690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考古发现了一座高6.5米的清代石狮,它或是目前中国最大石狮。石狮造型呆萌,通身斜纹,偏红的砂岩,局部泛着青色。 皱着眉头、鼓起的“二筒”,花边状的嘴唇……,圆滚滚的石狮子坐落在简阳草池镇三鱼村,尽管“养在深山人未识”,但仍难逃“不文明之手”,石狮鼻孔上方早被刻上“成敏”二字,从沟壑来看,这两个字已经存在多时。

 

    成敏是谁,为何要在石狮上刻字,6.5米的身高,鼻子上方的字是怎样刻上去的,疑窦丛生,不得其解。在石狮尚未被考古专家发现之前,充其量也仅是镇宅辟邪护院的器物,如此庞然大物,自然没人会注意到它的文物价值,可即便如此,仍难逃刻字留名的厄运,足见中国人的刻字功力相当了得。

 

    追溯中国人的刻字历史,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出现,那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统称为甲骨文,是中国汉字发展的鼻祖,到秦汉时期,出现了刻在竹简上的文字,视为文字的一大进步,直到东汉宦官蔡伦发明造纸术,纸张普及被广泛应用,物体上刻字才逐渐被取代。古人刻字是一种文化,今天刻字代表着文明,不可同日而语。

 

    古代文人墨客在饱览大好河山时,总喜欢抒发情感,留下墨宝一篇,以祝雅兴,这些与今天的刻字行为也截然不同,早年鲁迅也曾在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但除了警示自己外,文化意义已远远大于文字意义。今天我们刻出一百个“早”字,也只是制造了一堆文字垃圾,于古人,于今人,都相差甚远。

 

    中国人喜欢刻字,绝非是效仿古人,而是占有欲的一种表现,往雅处说,是追求“生后不朽”的国民心理;往俗里讲,跟狗撒尿圈地盘的原理相似。盘点近几年的国人刻字事件,频率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坏。国内国外,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凡国人力所能及之处,均会留下七扭八歪的文字,要么高调秀恩爱,要么低调示文采,只是刻字人不知这恩爱秀来的是“死得快”的祝福与唾弃,文采更是毫无色彩,落下文盲的嘲讽。文物上刻字,已变的如同饭菜里的苍蝇,让人看着生厌,恨不能一吐为快。

 

    虽然遭受各方舆论的批评指责,但“成敏”之流总是屡禁不止,过不多久,便要死灰复燃一次。“成敏”为何总会出现,是文化太低还是素质不够,是习惯使然还是惩处不足,刻字的背后除了强烈的占有欲望,还有很多潜意识的思维在作祟,比如刷存在感,表明“我虽是过客,但曾经来过”;扬名心理,希望像被刻字的文物一样传世,美名远扬;盲从心理,认为别人这样做了,我也应该这样做;变态心理,是心里变态的一种情绪释放。

 

      斩断伸向文物的黑手,不能单靠道德素质的提升,还要有法律做保障。对喜欢在文物上刻字的人,要杀一儆百,以儆效尤,拿出挖肉治腐的决心,彻底根治,绝不手软。比如完善《旅游法》,运用法律手段惩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建立文明出游个人诚信档案,将文明与个人诚信挂钩;办理旅游一卡通,卡内记录个人旅游行为,持卡购票,对不文明的游客,停止购票,拒绝参观。

 

    当然,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文物主管部门也要提高文物的保护意识,既然不能要求所有人不做贼,那就要做好对贼的防范,特别是对散落在乡间的一些历史文物遗存,要做好清点与保护,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防护机制,预防贼惦记。

 

    双管齐下,各方协力,文明才会成习惯,刻字陋习才能从根本上剔除,否则,成敏之流依旧,文明徒呼枉然。

 

    最后想顺便问成敏一句:65的高度,你是怎么上去的?

 

                                                                                                                                   20151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