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将“扶老太被讹“变成一部狗血剧

(2015-09-16 17:12:36)
标签:

大学生扶老太被讹

扶老太被讹事件反转

如何看待扶老人被讹

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

扶老案背后的法律空白

分类: 困顿人生

    一周前,一名自称是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大三的女生在微博发帖称,自己扶跌倒老太遭遇碰瓷讹诈,欲网上寻事件目击者证其清白。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香港商报》打出的标题是“难道真是很多坏人变老了?”,人民网给出的标题是“大学生扶老太被讹,正义需要帮助”,温州资讯称“扶老太被讹,扶不起的悲哀”,百度百家也以“扶老太被讹,找到目击者能否扶起人心”为题进行了探讨。

 

    各路媒体的踊跃参与,让“扶老太被讹”,再次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而媒体选择性地占位,让事件经过尚不清楚时,就已盖棺定论。不成想一周后,剧情发生了反转,有三名目击者称女大学生确实撞了老人,让人措手不及。

 

    这里假设一下,如果这三人说的是实情,之前铺垫的剧情得出的结论都需要重新梳理,大学生群体的素质也会受到社会拷问;如果非实情,老人一族就会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更多的老人会死在跌倒的途中,无人过问,矛盾的双方,难解的死结。

 

    相信过去的这一周,对当事双方都是痛苦又煎熬的一周。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来自社会舆论与公众的各种声音。本是一件简单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变的盘根错节,如此复杂,相信谁都始料未及。证据不清,事实不明的前提下,轻易草率地定下结论,只能让伤者更伤,撞人还是扶人,表面看一字之差,结果却完全不同,媒体要站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立场去报道评述,肆意添加主观判断与臆想,诱导性的定论只会绑架大众思维,拉大阶级仇恨,不利于真相的调查与事件的解决。

 

    显然,在老人被撞还是被扶事件中,媒体起到了混淆事实,蒙蔽真相,推波助澜,制造社会矛盾的作用,将一部生活剧变成了一部狗血剧,手中的话语权变成了一把血淋淋的匕首,杀死肉体的同时,也毁灭了思想。

 

    难道媒体的报道就没有基本的原则要求?当然不是,但是经济时代,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财富,让一些媒体将原则抛之脑后,抢夺一手资源,霸占媒体头条成了新闻报道的唯一标准,于是真相渐行渐远,事实越发模糊,大众在舆论的忽悠声中,热情被一次次点燃。你会发现突然有一天,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愤世嫉俗,逮谁骂谁的主,他们批评这个,反对那个,貌似道貌岸然的师者,满口之乎者也的道德,其实更喜欢站在法律规则的高度去绑架他人的思维意识,他们是媒体时代的产物,更是信息化遗留的垃圾。

 

    “扶老太被讹”是一个案,也是法治社会发展的缩影,事件处理的结果关乎各方利益,让清者自清,白者自白,是我们最终想看到的结果,在这个结果尚未公布之前,停止无意义的争吵,给当事双方一点冷静思考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事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20159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