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穷能否拿来“炫耀”

(2013-10-18 10:53:06)
标签:

贫困演讲

贫穷能否炫耀

高校如何做

贫穷的是精神吗

贫穷与竞争的关系

分类: 荒山野院

http://s5/mw690/61c83046tx6DvZ2SSpK24&690
    近日,中国新闻网的一篇关于“贫穷演讲”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炫耀贫穷”的社会大讨论。中国新闻网称,沈阳某大学为了将助学金切实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特别针对申请助学金的贫困生提出了几点明确要求,除了要出具贫困证明外,申请者还需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贫困演讲”,以博得大家的同情和认可,最贫穷者可得助学金……

 

    以前有“炫富”的,如今又增加了“炫贫”的,真不知道我们的社会在华丽外表下,还有多少炫烂的色彩等待绽放?

 

    早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说过:“人生而平等”。这里的平等是最朴素的本意平等,主要包含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但是随着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把平等与金钱、财富、社会地位捆绑到一起,评判平等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几个世纪以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匀与贫富差距的拉大,让平等成了一句口号。富者良田万亩,家产万贯,贫者身无分文,无立锥之地,于是富者越来越富,凭借手中的财富肆意盘剥,压榨,贫者越来越贫,靠出卖廉价的劳动换取不平等的酬劳,如今,贫者不仅要出卖劳动,还要出卖人格跟尊严。在传道授业的高等学府,一场打着“公平”旗号的演讲正激烈的上演,选手们争抢的是一个受助的机会,失去的却是自尊与人格,台下的评委变成了室友、同学,这些深藏内心深处的秘密如同伤疤般被一个个揭开,暴晒在众人面前,供人品头论足,众人的同情、怜悯成了胜出的筹码,可怜的贫困生如同动物园里的动物,自卑、懦弱又无助。

 

    封建社会劫富济贫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在今天这个“致富先行、炫富有理”的年代,贫穷如同一块身体顽疾,成了任何一个人都不愿启齿的往事,作为学校,公选贫困生申请助学金本无可厚非,但是演讲可以公开,贫穷却只能私下,拿着贫穷当曝料甚至是焦点,伤到的不仅仅是贫穷者本身,更是教育的公平与公允。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贫穷也一样,不会像讲故事一样通过演讲者过度的描述,渲染就可以改变贫穷的尺度,也不会因为一场形式主义的演讲就改变了贫穷者的本质,扶贫本是社会救助福利事业的一部分,却偏偏要在扶贫中增加进竞争的机制来约束,这样的扶贫更像是一场作秀。

 

   “公平、公正、公开”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我们可以胡来的幌子,作为校方在举办这样一场活动前,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当事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具备“三公”的特点,而不是一味将个人的主观臆断强加给当事人去执行,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很多主管级部门所缺失的。演讲也罢,调研也罢,扶贫也罢,捐助也罢,我们希望这些工作的开展能真正带给受捐者的不再是心灵上的伤害,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看来这个社会还是做富人好,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当然,最重要的是活的有价值,有尊严,有意义。

 

                                                                                   2013年10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快 递
后一篇:驴是怎么死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