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十三钗》带来的困惑

(2012-01-06 17:06:55)
标签:

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

倪妮

三枪

山楂树之恋

南京南京

秦淮头牌

玉墨

佟大为

分类: 困顿人生

                                  《金陵十三钗》带来的困惑

                                                          文/一片碎瓦当

http://s3/middle/61c83046gb5d86557dbe2&690
    昨天晚上和几个朋友一起看了夜场的《金陵十三钗》,看完之后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震撼”加“困惑”。

   “震撼”是因为这部片子是我期待了很久的,而事实确实值得看。其实从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张艺谋似乎就已经江郎才尽了,09年拍的《三枪拍案惊奇》与其说是一部喜剧,不如说只是一部为赵本山师徒招摇造势,哗众取宠的闹剧,10年的《山楂树之恋》,也丝毫品不出唯美的味道,拖沓冗长,枯燥的快要腐烂的故事情节反倒让人看的反胃,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很高兴张艺谋终于醒了,拍出了一部看起来还不错的影片,紧凑的故事情节,强烈的视觉冲力,震撼的音效效果,让我全神贯注地坐了145分钟,居然毫无倦意。

   “困惑”的是这样一位国际知名导演,需要用这样一段历史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吗?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用张艺谋的话来说,《金陵十三钗》这个剧本,是他从影20年来碰到的最好的剧本,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成功关键在于它选择了一个敏感的年代和一座敏感的城市做背景。1937年的南京城留给中国老百姓的泪水和屈辱或许太厚重了,可是想一想37年到45年这八年中,中国老百姓那一天不是伴着泪水在过日子,日本人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每一天都在上演,只是换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而已,连方式、方法都一样,大屠杀每一时都在发生,奸淫妇女每一刻都在进行,只是37年的这一场来的更加彻底,更加血腥,更加具有毁灭性,于是我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南京大屠杀才能代表一个民族遭受的耻辱,只有南京大屠杀才能展现日本人的狼性本质与禽兽面目,也只有南京大屠杀才能让中国民众警钟长鸣,勿忘国耻?于是一部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横空出世,从《屠城血证》到《南京、南京》,从《南京梦魇》到《拉贝日记》,这座城市的伤疤被一次次揭起,南京不就那点事吗?用的着这么卖力地去炫耀吗?

    影片铺垫了这样几种角色:国民党官兵、女学生、一群妓女、一位美国教父和一个给日本人做事的女学生父亲,战争把这些本不相关的人物命运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于是大家面对着共同的敌人,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我必须承认整个故事情节设计的非常巧妙,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很是好看,但是这里有多少内容是值得推敲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呢?我们知道拍摄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首先内容一定要符合历史史实,其次情节设计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更要合乎常理,对一件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严谨性显得更加重要。可是影片中十几个国民党兵排成一排冲向日军的坦克,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冲,直到最后一个人将捆好的手榴弹扔到坦克上,引爆坦克同归于尽……这个场景在战争中可能会有,但绝不会是影片中渲染的这样,这样的渲染能烘托战争的惨烈,起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但这样的牺牲方法,在正常思维下是值得商榷的,更是毫无意义的。整部影片中类似这样的场景还很多,比如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在遭到日军多枚手雷轰炸后仍然能将生命延续到最后一刻,并在日军聚集后毅然拉响了手榴弹,比如贝尔饰演的教父原本就是个入殓师,可是他在给妓女们剪发的时候一定要让妓女们躺成一排,试问躺着能剪发吗?为了视觉的美观就放弃了生活的常理?还有妓女豆蔻看到才认识两天的小伤兵浦生很像自己的弟弟而心生怜爱,为了能给浦生弹奏一曲完美的琵琶曲,因为她觉得只有一根弦的琵琶曲不好听,于是和妓女香兰竟然冒着生命危险跑出教堂,跑回到她们的妓院去取琴弦,结果被日军残忍地强奸并杀死。她们是如何跑出日军把守森严的教堂的,影片并没有介绍,我想不是张艺谋不想介绍,只是他也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能说服观众的理由和借口,与其说不清,不如就不说,反正她们是出去了,而为了一个还不熟悉的陌生的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找几根琴弦,这样的理由在当时的背景下也是经不起思量的。

    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该片的硬伤,但作为一位国际知名导演,又选择了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历史题材做背景,至少在拍摄之前要认真考证,听取一些历史专家对故事情节、人物身份设定方面的建议吧,很显然,为了票房,张艺谋放弃了这些。

    应该说整部影片中新人们的表演很给力,无论是女学生还是妓女的扮演拿捏的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倪妮扮演的玉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显得风情万种,确有秦淮河头牌的风范,但从女学生舍身保护妓女不被日军发现,到妓女们陪命替女学生赴庆功宴,给人感觉好像不是国难当头下的大义凛然,反倒是知恩图报的必然之举。战争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南京大屠杀更是这场沉重中的一个残影,既然想让观众哭,那就大肆渲染哭,在人心惶恐、战火纷飞的南京城,十几个妓女刚刚躲进教堂的大门,就开始忸怩作态、笑容满面,嬉笑怒骂,闹成一团,躲进教堂的地下室就悠闲自在地支起了麻将桌,欢快地唱起了小曲……这些简直跟横尸遍野,炮声隆隆的战争场景大相径庭,妓女也是女人,在如狼的日本兵面前,她们也知道害怕,只是张艺谋眼中的这些女人,仿佛还置身于歌舞升平的盛世,不能不让人费解。

    《列宁在1918》中说过:“谁要是忘记了过去,那就意味着背叛。”我们需要记住历史,但不是渲染历史;需要正视历史,但不是歪曲历史;需要保护历史,但不是把历史当成摇钱树。人生有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拍电影也一样,我们希望所有拍摄历史题材影片的导演,在用你们审视而敏锐的目光看待历史的同时,还原给观众一个历史的真相。

     三思!

 

 

                                                                                2012年1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