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掠影】 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2009-12-12 09:59:46)
标签:

黄土地

嘟嘟

盲人

光棍苦

王虎林

陕北

旅游

分类: 【陕北掠影】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在陕北黄土地,一群盲艺人,身背琴弦,手持盲杖,手搭着手,棍连着棍,深一脚浅一脚,冒着严寒踏着积雪,游走在山连着山沟接着沟的这块黃土地上,他们以歌为伴,以歌谋生,悲一声喜一声边走边唱……

    问天问地问爹娘,活了一辈子(老天呀)我是个甚模样?

    过了一村又一庄,拉起胡琴(老天呀)整日咱走四方。

    ……

    在亘古荒凉的黄土地上,以说书为生的盲艺人游走四方,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在飘泊不定的旅程上,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手中纤细的盲杖在风中起舞,就像工兵手中的探雷器,那种探寻和戳戳点点行走的姿态,无疑有着诸多的难言之忍,一路辛苦一路累,一路风雨一路歌……

   走惯这山路淌惯这水,处惯了这乡亲(老天呀)谁也舍不哈谁。

   不求那个好吃不求那个穿,但求放嗓吼一声(老天呀)高歌向天外。

在黄土地的沟沟坎坎,以说书为生的盲艺人无论是刮风下雪,还是肆虐的沙尘暴,由前导者领着,一位搭着一位,走村串乡、爬山过河、一路说笑、一路歌声,用自己精彩的演出为乡亲们送去了欢乐和笑声,给沉寂贫寒的乡村和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送去了一抹撩人的亮色与隐藏在内心深处无法实现的梦想……

    三弦一响众人听,听说来个说书人,麻烦您们都来听,我这个说书人满不行,因为什么本事没学成,肚子里文章满不多,拙嘴笨舌说不成,就是落个胆大不怕人。

随着梆子打打……响起,在三弦四音里,五十二岁的王三堂在父老乡亲的说笑起哄声中不慌不忙定音、拉开膀子演奏、扯着嗓子唱歌,那份忘情的陶醉……

    进了大门抬头看,这户人家不一般。围墙高院子宽,大门上又把兽头安。出面子石窑安挑檐,亮亮的石窑贴瓷砖,院子里还把小车站,前院有棵摇钱树,后院又把金驹栓,大园子吃尖小园子流,还有人工作在外头,……

   王三堂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他是很认真又有心计的人,他懂得在人们面前清楚地表达自己,还会在适当的场合去迎合讨好付他们报酬的人,你听:

村长当得好,白面实在好,老嫂子手艺好。白面站着捞,猪油花花浮上漂,一碗一碗窑里送,肚子吃得实在饱。村长好!招待好!这个门户实在好……

   五岁因“天花”眼盲的王三堂,手弹三弦腿甩刷板,浑身抖擞力气用圆,那三弦弹得嘣嘣响,刷板甩得唰唰亮,手上的麻扎扎抡得沙沙沙。说到愤怒处,他牙齿咬得咯嘣嘣;说到伤心处,他眼圈发红泪纵横;说到幽默处,惹得听众笑不停。听书人的情绪也随着书文大起大落,说到奸臣害忠良,人人痛心疾首;说到相公招姑娘,个个喜笑颜开;说到昧了良心的陈世美,人人切齿咒骂;说到苦守寒窑的王宝钏,个个仰头长叹。在众多听书人中,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家境不好的人爱听苦书,听见书中人的苦情,就会想起自己难处,好像找到了知音;光棍汉们爱听文书,听见书中人成亲,就会振作起精神,似乎看到了前途。年轻人爱听武书,图个红火热闹,说到关键处,小伙子们一个个怒目圆睁,拳头紧攥,好似自己亲临战场一样。也有因听书吵起来的人,比如婆媳间有意见,妯娌间闹矛盾,同听一本书,看法就大不同,会借着评论书中人相互说些讽刺话……

    咱二人好比一圪朵蒜,一哒里生来一哒里烂。荞面饹饦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一碗碗凉水一张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一张张黄纸一柱柱香,谁卖良心谁先见阎王……   

    山西蛤蟆走宁夏,不看看你那副蹄爪,球不蛋戴个烂毡帽,一口吃颗理子,不掇量你底子,秋后茄子开花了,娋亲不了几天…

    四十五岁的盲人王虎林因看不到观众,不能与观众交流,所以养成了向天而歌的习惯。正因为无法眉目传情,所以没有许多职业演员和歌手的毛病,没有丝毫的做作、虚伪和职业化的表情。他似乎不在意你听不听,喜欢不喜欢,只是唱,向着昊昊苍天,唱自己,唱自己的心中事,唱自己的生活。听他们的歌唱,觉得仿佛不是用嗓子在唱,而是用心在唱,用灵魂在唱,用他的整个生命在唱,王虎林唱《光棍苦》,声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再加上弦音低沉,似断非断,悲从中来,整个书场无人不悲、无人不恸……

   正月里梅花开,花开惹人爱,光棍我有心采一朵,拿回家去没有人戴。

   二月里刮春风,光棍没人好伤心,衣服上破的都是窟窿窿,还得光棍去求人给缝。

    ……

    一直唱到十二月。月月有不同类型的苦,我想他实在是要说:天天都苦,光棍已苦,何况是盲人光棍……

   盲人王虎林坐在那简陋的凳子上,怀里抱着胡琴,唱着《光棍苦》,他昂脸向上,声音既高亢,又声颤,使我觉得那苦是不能唱出的苦,他是吼出,哽咽出,诉泣出的内心凄苦!因为无法和观众交流,他已养成了向天而歌的习惯。他的歌调没有丝毫的做作,全是心声。他并不在意也看不到你是不是在听,他只管直陈心中的那份酸苦,唱给自己听……

    我便被那声音震撼了,谁能理解这些盲人的痛苦,谁能体会到这些盲人内心深处的痛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那人,那曲,那音,那调,略带沙哑,充满磁性,苍凉而又高昂的声音,让我情不自禁流泪……

   一圪嘟嘟葱就一圪嘟嘟蒜,一圪嘟嘟婆姨就一圪嘟嘟汉。一圪嘟嘟盲人满沟转,一圪嘟嘟娃娃就撵上看。一圪嘟嘟山连一圪嘟嘟沟,一圪嘟嘟风夹一圪嘟嘟雪。一圪嘟嘟盲人心里盘算,一圪嘟嘟盲人这么难。好歹下辈子要睁眼看,……

    黄土高坡上黄土风沙迎面扑来,说书盲人由前导者领着,一位搭着一位,不停地向前摸索着,摸索着,苍凉而愁壮的边走边唱……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陕北掠影】 <wbr>行走在陕北黄土地的盲艺人(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