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一放假就跟好朋友欣欣约好了要一起去蟹岛玩儿,这个周末终于成行。
豆妈在网上团购了蟹岛的门票,约好了早上9点在蟹岛集合。途中赶上二环交通管制,不知哪位领导也去机场方向,被阻十几分钟。出行一定要跟领导岔开啊。
团购换票排队,趁这个时间,有经验的欣欣妈建议其他人先去玩儿特种桥。换好票后,豆妈也赶了过去。
天气很好,这一阵子都是雷阵雨天,不晒,带去的防晒也没拿出来用。


夏日湖里的荷花开得正盛,豆在各种各样的桥上小试身手

难度系数最大的就数这座由方块泡沫和锁链连成的浮桥了。有人试了试,走到第二三块儿泡沫的时候明显不好控制了,无法前行,选择后退。豆豆和欣欣也试了试,走到第二块儿泡沫,退回。这座桥显然不是给孩子设计的,泡沫之间的跨度和锁链的高度都不适合孩子。


豆妈和欣欣妈闲聊:要想过桥,一个是要速度快,越慢,泡沫受力越不均匀,越容易失控;另外,泡沫轻,力量应重点放在胳膊上,主要靠胳膊,腿的力量尽量轻一些,只要胳膊能撑住,就不至于掉到水里...
欣欣妈:身体千万不能后倾,否则,就不好控制了...,诶,你试试吧,我看你行。来,我帮你拿着背包,你试试。
欣欣妈想起了去年在德国穿越魔法森林时,豆妈跳到桥下捡水瓶的事儿,鼓励豆妈试试。
受到欣欣妈妈的鼓励,豆妈没有多想,爽快地把背包给了欣欣妈,立马上阵。

迅速跑过最初的几个泡沫方块之后,豆妈感到明显失衡。注意!豆妈穿的凉拖后来给豆妈带来麻烦,建议过这个桥的朋友先把鞋脱掉。

但是没关系,靠着胳膊的力量脚下尽量虚着,豆妈又找回了平衡,重新跑了起来。

胳膊的力量渐弱,力量下沉,豆妈停下歇会儿

发生了欣欣妈所说的身体后倾的情况,不好!对面还有人过来,一个人过都有困难,还要和人错身,咋办?

欣欣妈说的对,身体后倾令人失控,难以恢复正常过桥姿势,豆妈一屁股坐到方块上,裤子沾湿。对面的哥们儿真够意思,不仅主动跳下水让路,而且,还帮了豆妈一个大忙。在失去平衡时,右脚的鞋差点儿掉了,只好求助这哥们儿帮忙拿着(照片请见小黑豆博客)。要是掉到水里,还要到处捞鞋,那可麻烦了。后悔过桥时没把鞋脱掉。

豆从别的桥到了对面,看妈妈已经过了一大半了,也来了精神,从对面开始往妈妈这边来了。豆妈急忙喊话:“豆豆,别过来,回去!”,她那小胳膊哪过得了这个呀。

豆走到第三个方块就搁浅了,岸上的年轻人忙跳下来帮忙,使豆不至于掉到水里。

脱掉鞋后,那位哥们儿把豆妈的鞋扔到了岸上(看见没?),豆妈没有了顾虑,虽然又发生了失控的情况,但豆妈抱着必胜的信心,调整了姿势,最后几步轻松拿下。
这可真是体力活,下来后,豆妈居然有了上学时跑800米的感觉,耳朵嗡嗡地,胳膊也青一块紫一块了。问豆爸有没有摄像,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过这个桥啊。豆爸说,你过桥的时候也不跟我说一声,我正拍荷花呢,等我看到你已经出发了。最后摄了一点。豆妈遗憾:拍什么照啊,应该全程摄像,就这么点儿壮举了。
欣欣爸妈说豆妈肯定练过,豆妈赶忙摇头:平时从来都不锻炼身体,这个更没练过,只是小时候练过武术,所以敢于挑战。
豆妈不由得想,人学什么都不白学。因为豆妈小时候和豆一样瘦弱,当时练武术只为强身健体。练武术也是个苦活,压腿、搬腿,蹲马步,翻跟头。很多人搬腿的时候疼得哭,豆妈从来不哭,一起挑上练武术的同学,最后只剩下三个。这个过程比较磨炼人的意志,也比较锻炼人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回家后,勉强撑着给豆和自己洗了澡,连洗泳衣的劲儿都没了。胳膊疼了三四天呢
不过,过了这个桥,豆妈的成就感还是有的,说明自己宝刀未老。岸上那么多人,只有豆妈和那位哥们儿过了这座桥,孩子里面豆过的方块也是最多的,听说我们是母女,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周末蟹岛一日游——冲浪泳池和水滑梯篇,请见小黑豆博客。我们说好,两个博客内容绝不重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