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活动结束后,典范英语的老师说可以给孩子评估一下适合的阅读级别。
豆妈一年半以前开始在家教豆英语,而典范是从寒假开始看的,不知道效果如何,正好让老师给评估一下。
听说豆现在正学到3B的一半,老师就从4A到5B,逐本找出一些段落让豆读,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某个词是什么意思,某句话什么意思,或者根据内容提问,让豆来回答。
大约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全程英文,老师很用心,英语很棒,遇到孩子不会的地方也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师告诉豆妈,豆的英语基础很好,可以从4B开始学。但豆妈心里知道,豆只是前面学的还比较扎实,有了一定的语感和阅读能力,不急着跑,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稳些吧。
豆妈也趁机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跟老师进行了咨询:孩子不喜欢复述故事,有没有必要必须复述,孩子看中文书都不用复述故事的,不是也没问题吗?
老师:复述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能够输出当然更好了。不过,还是要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像豆现在的程度,可以考虑让她只是复述其中的某一环节某一段就可以了。或者,让孩子续写故事等等。
豆妈:在孩子复述故事时,碰到新的语言点,她经常用以前学过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老师露出惊喜的笑容插到:就要这样!我们就希望这样,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
豆妈继续:但我担心她没学会新的说法,总是在孩子复述完后,再将刚才没有讲到的新的说法用中文说出来,让她用书中的说法再说一遍,以确定她的确学会了新的说法。
老师:最好都用英文,上英文课,应忌讳讲中文,否则会破坏英语思维。
唉,豆妈何尝不知道呢?
在老师测试的过程中,豆妈有两次跳出来提醒豆。一次是老师问middle是什么意思。豆妈知道豆没学过,所以,在桌子上比划着front
back middle,豆一下子就说“中间”。还有一次,是老师问wait是什么意思?豆妈又提醒豆:Wait a
moment。豆马上就回答“等”。
可是要完全避免中文,这要求太高了,对豆妈也是个挑战啊!
之前给豆上典范的时候,豆妈基本不备课,都是碰到什么讲什么,主要靠豆自己。如果完全英文,恐怕还是要备课的。昨晚,我们看《The
Adventure
Park》,在豆复述之前,豆妈就和豆先聊了聊故事的大致内容。他们在公园的活动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游戏:谁都做了哪项游戏?感觉怎么样?第二部分,划独木舟。谁上的什么样的船?什么颜色的?Biff说了什么?划船感觉怎么样?第三部分,烧烤。由谁来操作?他自己感觉怎么样?后来发生了什么事?Dad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Dad觉得这只鸟是逃出来的?。。。整个过程,基本是豆妈用英语问,豆用英语回答,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比让孩子一个人复述效果好。等再让豆复述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看来“老师”之前多做些工作,孩子学起来也会更有意思,更容易些。
老师还建议,应增加豆的书写部分,否则这一块会缺失。豆妈很清楚,根本没有时间再写了,先放一放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