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江南》之四——“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

标签:
杭州湾跨海大桥神山观音普陀山旅游 |
分类: 旅游随笔 |
“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
清朝康有为有诗赞美普陀山:“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楼阁高低二百寺,鱼龙轰卷万千波。”从这首诗中拿出其中的两句,作为本篇文章的开头,想来倒也有它的理由。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是全http://s6/middle/61c222f7x90e78b0c6705&690
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五台、峨眉、九华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古人誉为“海天佛国”。普陀山以优美的海洋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蜚声海内外,气候清新温和宜人。
这里曾引无数文人骚客为之高歌,留下不朽的诗篇。
请看这幅楹联: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宦海梦迷人”
清,福坚法师:“普陀群峰竞秀,洞天古木潭印月,石堂松雪高士卧;玉瓶溪水萦绕,山路松声风推日,红雨山房逸民居。”
翰林院检讨邑人王春:
“天地此昂头,瞰千里锦秀山河都归襟抱,闾峰叠叠,拓得开豪客吟怀,凭谁采三辅歌谣,谱汉沛醇风周丰雅化;古今同是梦,数百代英雄人物几付沧桑,渤海茫茫,流不尽前朝遗恨,好携取一樽清酒,吊将军壁垒丞相祠堂。”
“莲花座上飞来一叶慈航度众生早离苦海;杨柳瓶中洒遍几滴甘露愿大士广布福田。”
“在天在渊,莲座四时云似海;为霖为雨,杨枝一洒物皆春。”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http://s10/middle/61c222f7x90e79ae9d779&690
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岛东侧,属于舟山市。浙江沿海渔民早就来此捕鱼,最早寺庙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锷主持其事。现有普济寺、法雨寺、盘陀庵、灵石庵等寺庙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胜。
普陀山三寺: 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普陀山三宝: 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普陀山三石: 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普陀山三洞: 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
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http://s2/middle/61c222f7x90e7a48c3d11&690
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等。大多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它们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普陀山观音道场始建于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历朝累有兴废,鼎盛时码头香船林立,曾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蓬,号称“五百丛林,三千僧众”。目前尚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和大乘、梅福、紫竹林等数三十余座禅院供朝圣、观光。“南海观音”,通高三十三米,佛相庄严慈祥,游人云集瞻仰。山上文物众多,有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http://s8/middle/61c222f7x90e7b1335317&690
故宫拆迁来的“九龙殿”以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称为普陀山三件宝物。
在这里不能不记录一下跨海大桥。
先说说杭州湾跨海大桥吧!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于2003年内顺利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和嘉兴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有利于改变宁波市交通末端的状况,从而变成交通枢纽,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江、浙、沪旅游发展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沈海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湾环线(G92)的组成部分。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5.5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余公里,从而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的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舟山,长期以来,因一水相隔,舟山孤悬海外,海岛经济受到极大制约。弃水登陆,直抵彼岸,成了舟山人心中越来越强烈的一个梦想。1999年9月26日,这个梦想终于可以实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这雄浑壮丽诗篇的第一章——岑港大桥正式动工。整个连岛工程由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起于舟山本岛、途经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的通首,与规划中的杭绍甬高速公路相接,接点位于镇海炼化厂西侧,全长约50公里。2003年,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全部建成,2004年完成扫尾工作。3座大桥被称作大陆连岛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11亿元。2005年2月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最为关键一环——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项目获国家正式立项。作为大陆连岛工程二期工程,是舟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整座跨海大桥建成后,舟山与宁波、杭州的车程距离将大大缩短,再加上已经建成的杭州湾大桥,舟山经杭州湾南岸到达上海的车程也将缩短到3小时,将使舟山更紧密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舟山将全面进入大桥时代。舟山跨海大桥2009年12月25日23:58分正式通车。
舟山跨海大桥是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跨海大桥,起自舟山本岛的329国道鸭蛋山的环岛公路,经舟山群岛中的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至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跨4座岛屿,翻9个涵洞,穿2个隧道,投资愈百亿元。工程共建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5座大桥,全长48公里,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2.5米,桥涵同路基同宽。其中多座特大桥跨径均进入世界前10名。其中,跨越西喉门水道、连接金塘岛和册子岛的西堠门大桥,是世界上仅次于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大跨度悬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