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国庆节在家,无意中翻到了一本当年在黑龙江的边境居民证,不禁又勾起了一些往亊。
一九七四年的八月,我在二十一连当文书时,接到了上面的一个任务,要核发每个人的边境居民证。那时候都是手工操作,在一本本空白的证件上用钢笔直接填写每个人的资料信息。填写的内容有编号(我的编号是:龙公边字第081号,公边字第105531号),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出身,本人成份,工作单位(我们-团三营二十-连是:建字101信箱3分队21小队),原籍和现住所。发证日期是一九七四年七月一日;填发日期是一九七四年八月十三日,即当日的填写日。
当时填写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字体要求仿宋体.工整,象小学生学写字那样-笔一划,絲毫不得潦草。这样的条件,没几个人能写,后来放松了点要求。他们叫我试试,我的字体不算漂亮,但还算凑合着通过了。因此连里的居民证基本上都是我填写的,包括我自己的那本。今天我重新翻阅着自己填写的这本已经很陈旧的边境居民证,别有一番滋味。
以前,我们探亲时都是用临时的边境通行证,后来就改用边境居民证了。一路上我记得要查三次,北安或嫩江上车要查,车开到中途有边防士兵上车来查,到了西岗子检查站又上来查证件。我几次探家,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很顺利。
今天我把那本边境居民证拍摄后合成了-下,供欣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