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部的后遗症,关键的问题是那批化肥的处理。
经营部主仼沈士德领着我和沈鸿琪赶到上粮九库,只见露天码头上,700吨化肥分成三堆,堆得象小山一样。许多塑料袋在搬运时已经破损,化肥散落在外。上九库的人听说我来,赶来码头,要求我尽快搬走,不然要影响他们的粮食装缷。
经营部成立后,除了购置零星商品在门店销售外,化肥是第-笔大生意。他们听说化肥热销,没有市场调查,就向川沙某单位签订了-份1500吨的化肥采购合同。有人提出应该向嘉定生产资料公司了解一下行情,生资公司是化肥销售的专业部门。他们赶到生资公司-问,才知道采购的化肥品种不对,是滞销品,马上电话通知川沙停止发运。但川沙方面已经有700吨装船,怎肯罢休,连夜浩浩荡荡运了过来。
我们经营部不付款,川沙方面一张状纸告到川沙法院。
我们接到法院传票,聘请了律师,内部分工上明确了由副经理沈鸿琪负责。但由于涉及的金额太大,我还是与他们-起去了,看一下情况。那时候去川沙的路不好走,一走就要大半天。第一次开庭,双方的争执很大,没有结果,但明显对我方很不利。我们的唯-理由,就是曾电话通知停发。
这场官司,断断续续了好几个月。虽然几次出庭都是沈鸿琪去的,但事关重大,牵扯了我许多精力。
一天,沈鸿琪对我说,明天开庭,如果双方仍无进展,法院就要宣判了。
第二天,我们一行赶到川沙,法院还是建议先庭外调解。川沙法院的同志真的不错,没有一点地方保护主义的味道。他们千方百计做对方的工作,说我们不是化肥的专业销售单位,留下这批化肥很难处理,会对国家和集体造成更大损失;又指出我们的严重失误,要对本案负主要责任,应该承担所有的运费和上下力费。在法院的苦口婆心下,对方终于同意将化肥运回,我也爽快地答应了承担全部费用,一场官司才尘埃落定。要知道,这毕竟是我们的错!那堆在露天堆了很长时间的化肥,破损严重,已经没有700吨了,他们的损失也不小。
-次没有市场调查的营销,虽然避免了更大损失,但也付出了8万多元的代价。在当时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1985年11月底基本结束供销经理部的扫尾工作,对沈士德作出了免去主任职务,记行政警告处分,罚款的处理,并退回原单位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