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有几件事需要县里协调,我和副镇长沈贵楚骑着自行车赶到县政府,去找分管工业的副县长钮楚元。
要找钮副县长,白天是很难找到的,他很少会呆在办公室里。他是崇明县人,平时不回家,就住在县政府的宿舍里。晚上在办公室里办公,处理事务,已成为他的习惯。大家慢慢地知道了这个规律,向他请示汇报,都会在晚上到他办公室找他,一逮一个着。
晚上的县政府里,依然是灯火通明,一扇扇窗户中透出炽白的亮光。我和贵楚来到区政府二楼,被秘书领到一个小会议室,让我们稍等-下。里面,沙发上还坐着几个其他乡镇的人,大家相视-笑,幽默地说:"等着看门诊"。
那个时候,从县政府到各个乡镇,大办工业的劲头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言万语"搞经济,谁都不甘示弱,个个快马加鞭,那股氛围,是嘉定干部精神面貌最好的时期之一。
小会议室里,不断有人出去,又有新的人进来等着。
终于轮到我俩"看门诊"了。走进钮副县长的办公室,他示意让我俩坐下,一边翻看着桌上的文件,说:"说吧"。
我想让贵楚说,但贵楚还是叫我说。钮副县长见我俩推让,对着我,说:"你就说吧"。
我就将想好的事开始详细地向他汇报,钮副县长马上打断我的话,说:"简单扼要点"。我只好斩头去尾,挑重要.关键的说。他头也不抬,还在翻阅着文件,我就有点迟疑,谁知他冒出了一句:"听着呢,说下去"。
待我说完,他马上抬起头来,说:"你们是不是要我办三件亊。第一件,玻璃厂的硼砂(化工原料)要断档,要我跟嘉定硼砂厂打招呼;第二件,上海外贸食品公司在寻找外销纸箱生产的合作单位,要我出面跑一次;第三件......"。我们点头说是。
我很惊讶!别看他漫不经心,重点都被他听进去了,又能很快地理出头绪来。
"这样,第一件事,你们明天叫玻璃厂的人去找戴永良(硼砂厂厂长),我会打电话给他的,再紧张,县里自己的企业还是应该优先保证供应的嘛。第二件事,你们定个时间,事先告诉我,我跟你们去-次。第三件事
......"
走出县政府,我俩还在感叹刚才的情景,我又领略到了领导干部的另一种风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