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7@365看戏

(2022-05-17 08:45:03)
标签:

365

it

娱乐

文化

情感


这里是白头老王的新浪博客————

记得最早的看戏时间是在解放前,地点是小南门董家渡路柳市街口附近的,一个叫国民大戏院的场子里。国民大戏院,名字蛮吓人的。其实就是用幕布围起一个圈,里边放些条凳,观众买了票进去坐下来看戏就是了。看的是越剧(那时叫绍兴戏)《借红灯》,说的是林逢春的故事。记得有句唱词是:我不是圆头小光棍,我是那十三太子林逢春......。

记得是和阿娘、姑母和阿姑一起去看的,那时这个地方也像北京的天桥一样,很热闹的,附近小戏院子不少,上演各种地方戏。小吃摊也很多,还有说书摊,耍猴戏的,杂技,练把式的,测字摊,卖狗皮膏药的,林林总总,就像一个室外大世界。

再晚些时候,就是在有名的大世界里看戏了。第一次是和阿娘、姑母一起去的。姑母请的客,她还在隔壁的翠文斋里买了2只杭州小篮头,里面盛着好吃的北京蜜饯。我边吃边看,高兴极了。这以后,是跟着父亲一起在那儿看京戏。一般都是日戏连着夜戏一起看的,回家的路上,也都会有夜宵的。我最喜欢的是馄饨担子上的小馄饨。后来是在离家比较近些的、在小东门的福安公司,也是看的京戏。我们多数是步行来回的,省下的钱可以吃夜宵。父亲失业的时候,就会带我去那里休闲一会儿,散散心,调剂调剂。

后来我们举家搬迁外地,也算支内吧。在那里父亲工作较忙,心情也不是最好。离戏院也远,看的戏不多。不过离他厂里不远的地方,有一种叫担担戏的小木偶戏(当地又叫:小僵人儿头戏)。有时,到了星期六的晚上,父亲要去厂里开会,他就会把我带去。我在他的科室里或者厂门口的传达室里等他。开完会,我就跟着他去看布袋戏了。戏目大多是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以及三请樊梨花等。这种布袋戏是很好玩的,它的唱做念打,加音响锣鼓,全是一个人手脚并用的搞定的。唱的调门是绍兴大板,慷慨激昂。印象较深的是薛丁山被困在汪洋大海中时唱的一段高拨子。看完夜戏,通常就在旁边的馄饨摊,吃上一碗火热的小馄饨,加点儿米醋,蛮配我的胃口的。现在已经吃不大到这样美味的馄饨了。

在乡下的时候,还在自己小学校的操场上看了几次越剧。是夜里演的,要用好几只煤气灯作照明的。这是邻乡的民间自发组建的越剧团演出的。其中有出戏印象较深,戏名叫《半夜夫妻》。讲的是一个秀才在洞房花烛新婚之夜,被兄嫂所逼不得与新娘圆房,要他连夜赴京赶考。而秀才阳奉阴违,在半夜三更、夜深人静之时,跳进新房与妻完婚,妻遂有孕。其妻产子以后受到兄嫂和族人百般凌辱和迫害,其子被认为是野种而受到歧视。母子俩受了不少苦,最后不得不离家出走去寻找去赴考的秀才。母子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已经得中高官的亲人,一家团圆。最后衣锦还乡,严惩恶兄奸嫂......

从乡下回来以后,由亲戚们带我到中国大戏院、天蟾舞台、共舞台等地方看京剧连台本戏《封神榜》等,其中《封神榜》共有七本,非常好看,机关布景特别道地,逼真地再现了封神榜之胡天黑地,妖魔鬼怪与神灵仙子打斗故事。

有次春节,还买到2张人民大舞台的越剧《碧玉簪》的戏票。我和父亲一起去看的,座位在三楼,我还买了个纸糊的玩具望远镜。那次戏是由金采凤主演的,搭挡的是陆锦花,堪称原创原版的经典。演的真是太好了,看完以后真为李秀英打抱不平,真正是气煞《碧玉簪》(民间传说中的李秀英是真的气死了的)!前些日子艺术家金采风女士也离开我们了……

小辰光看的戏,记得的也就这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立此存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