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6@365戏迷与票友

(2022-05-16 07:53:47)
标签:

365

it

娱乐

文化

情感

分类: 其它

这里是白头老王的新浪博客————

在一个休闲场所的餐桌旁,我和几个不相识的人拼桌,吃着各自的自助餐。

那时好像是卢浦大桥通车不久,所以有人就提起了这类话题。我就说起奉浦大桥也在建设了,好像有个叫某某的,除了开办学校以外,也还要在建桥上投资,条件是要以其名字命名。我的话音还未落,一位女士就大声叫了起来:某某啊,某某啊,也配啊?脸上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接着她就说,也不打听打听,阿拉姓唐的才是奉城大族、望族,且不论家产有多少,伲爷爷的姨太太就有九个。她又说道,虽然伊爷爷有九房姨太太,但只生下她爸爸一个儿子。照老早格讲法,是九房合(ge)一子。伊格爷是少爷、小开,年轻时突然心血来潮,迷上了评弹。迷吗就迷好了,大不了多跑跑书场,多听听电台广播就是了,或者好好交拜个名师学学就是了。伊讲,不仅如此,伊拉爷定规要到苏州去买了房子,家属一道带过去,连得用的下人也都用的是苏州人,真正是本土化了,苏州化了,评弹化了。她说,伊爷在老一辈的评弹圈里是有点名气的。我想,这样的票友倒是有点精神的,是个模子,值得敬重的前辈!

上海的京剧圈里也传着一个真实的票友的故事,她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学吹打。为了学京剧,早几年就特意在上海买了房子,不管年事已高,刻苦拜师学艺。终于,在七十多岁时在天蟾逸夫舞台作汇报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极大的钦佩和尊敬!

讲到戏迷,有那么二位值得一提。

一位是苏州人,年纪也有六十多了。因为苏州没有京剧演出,所以经常从苏州乘火车来上海看演出。他喜欢摄影,还要带上笨重的摄影器材。精神可嘉,换了我,我坦言:我不会的。

还有一位是本地的,他经常去北京和天津,在那里小住一段时日,观摩那里的京剧演出。

他们二位是执着的真正戏迷,我们至多只好称为爱好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137@365看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