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商业化”让“APEC蓝”天天见
(2014-12-11 11:51:03)
标签:
股票 |
分类: 知本评论 |
“绿色商业化”让“APEC蓝”天天见 王石
为保障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华北地区采取了企业限停产、工地停工、休假和机动车限行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保障蓝天的系列措施。此次相关省区市联合治霾行动效果是良好的,久违的蓝天白云呈现在华北大地上空。此次行动有力地证明,治霾并非总要靠运气“等风来”,人为减排控制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我们能够治污减霾。
然而,此次“APEC蓝”毕竟是以北京及周边地区采取限产、休假和停驶等措施换来的,没有可持续性。环境污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从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历程看,没有立即见效的特效药。因此,行政强制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让“APEC蓝”天天见,还需建立长效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直以来,人们有个误区,认为节能环保就是政府的事情,绿色产业仅靠政策扶持。其实,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市场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有人人都养成绿色习惯,对绿色产品像对汽车、手机、电器、网络等那般喜爱依赖,那“碧水蓝天”还会是梦么?也就是说“只有人人绿生活,才会天天蓝世界。”
然而,改变真不是说几句话那么简单。现实的情况是:有人愿意花数千元买一部智能手机,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花两三千元买绿色产品!有人可以花上百万造一栋房子,花几十万买一辆汽车,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花几百元做一件节能的事情!
当然,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让绿色产品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一个过程,但可能最重要的是在绿色产业中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凝聚民间自下而上的力量:一方面,绿色产业的从业者应根除“政策依赖症”,真正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按市场规律办事,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积极宣传科普,为公众提供安全、好用的绿色产品。为了梦想,为了一切皆可太阳能,皇明公司研发了许多优质的、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绿色产品,如太阳能3G热水中心、太阳能采暖、未来屋、太阳微厨、太阳能绿电、气候改善用品等各种绿活产品。但是科普宣传不够,没有深入消费者的生活角落,还需更加努力。正因如此,我们深知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再多努力也是那么有限,想要成就绿色事业、拯救人类自己,就必须全民参与其中;所以另一方面,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那些真正崇尚绿色生活的人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成为改善气候行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绝不能再一味地依赖政府、指望他人!
只有当绿色产业像IT产业一样迅速兴起、像电子商务一样火遍全球、像汽车业一样渗透每个人的生活中时,才能真正实现人人绿生活,天天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