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人力知本的博客
中国人力知本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327
  • 关注人气:10,7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漫相机:一切快乐至上

(2014-11-07 10:46:51)
标签:

it

分类: 创业故事

    

魔漫相机:一切快乐至上



2013年,任晓倩团队推出的魔漫相机创下单日新增300多万用户的记录,在80多个App总排行里排名第一。微信老大张小龙惊呼:“你们的增长速度太火爆了!”魔漫相机不是任晓倩团队开发出的第一款产品,但却是最接近她创业初衷的产品: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幽默和个性,给生活创造更多快乐。至今,魔漫相机几乎没进行任何盈利方面的尝试,“只要能不收费就不收费”。

 

志同道合的合伙人
      在回国创业初期,任晓倩拿到过一笔天使投资。直到魔漫相机迅猛增长之后,2013年下半年,才又相继有两轮融资进入。“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女性创业者不太多。这个时候最好忘掉你的性别,把自己当成一个透明的、追求梦想的人。超越性别的内心力量会影响到别人。 ”任晓倩说。
      如果硬要划个圈子,从学习经历上,任晓倩应该属于艺术圈,但她与这个圈子背道而驰。她3岁开始学习油画,大学时考到中央工艺美院学习平面设计。“我是一个逻辑思维很强的人,理科成绩也不错,因此我不太适合当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平面设计的学习让她开始频繁地接触电脑设计,这种具有颠覆性、能快速看到效果的技术让她非常着迷,也为她一直以来的困惑提供了一个解答,“我就算成为顶级的画家,也只是限于自我表达,给小众的人群欣赏。但如果能把艺术和技术结合,让艺术被更多的人接受,它也许能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2004年,任晓倩到加拿大就读软件专业研究生。
      2006年,任晓倩在加拿大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做沃尔玛个性化礼品制作的设计环节。这个过程,也让她发现了潜在的机会。当时,沃尔玛最火的技术就是把真人的脸嫁接在一个卡通的身体上面,但任晓倩觉得出来的图像效果并不十分好看,“因为照片太真实了,印出来也比较灰暗。我当时就想如果插画更卡通、更幽默,市场可能会更大。”
      2008年,任晓倩在国外遇到了现在的合伙人黄光明。后者精通计算机技术,在国外学习、生活了20多年,在硅谷的创业环境中待了6年。任晓倩说:“我知道他也一直特别想创业。”她当时特意拿了一幅挺漂亮的图对黄光明讲:“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而且每个人自己都可以是其中的一个角色?”
      这个目标让黄光明动心,“我以前在微软工作过,做过很多诱人的大项目,但风险大,成功几率小。一些面向大众的小项目能解决实际需求,成功几率反而比较大。”于是,2008年,两人回国,合作创业,创立了百舜华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标就是做可以将真人图像制成幽默漫画的产品。

 

有舍才有得
      魔漫相机在2013年推出。6月份先推出Android版本,9月份推出的iPhone版本在第4天就登顶App Store免费榜。上线6个月,注册用户达到6500万。这样爆发式的数据使人们对魔漫相机的赞誉和不解齐飞。图片处理类软件,为什么单单它突然火成这样?有质疑者猜测,要么数据掺假,要么其实是花了大钱做了推广。也有人担忧,会不会火一把就死?
      其实,魔漫相机不是任晓倩团队做的第一款产品。2008年,公司初创时的业务主要是制作个性化漫画礼品,然后卖给国内大型国企和外企。2010年时,任晓倩争取到上海世博会做个性护照的机会,但当时的技术还是比较依赖手工绘制。世博会上巨大的客流凸显了当时的技术瓶颈。“太慢了!”这逼着他们尽快寻找技术突破。
      那段时间他们疯狂地进行技术改进,终于把个性化护照制作的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10秒、5秒,完全自动化。这时,任晓倩做了一个决定,停掉线下业务,转向2C模式。相对于2B业务几千万元的天花板,2C业务的想象空间显然是更大的。任晓倩开始考虑开发App,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傻瓜化的操作,使用户自己就可以制作漫画形象。
      随后推出了两款产品:漫画微博、小人儿说。现在来看,这两款产品的技术都还是很超前的——都是把语义转化成漫画的手机客户端。比如,用文字或者语音输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客户端就产生符合语义的漫画。
      这两款产品听起来都很美,但结果是用户并不买账,反响平平。后来总结出原因:技术难度太大,实现效果不够丰富,用户操作也并不简易。于是,任晓倩决定往回收一收,立足最基本的图形制作需求,集中于人像转化成漫画的技术,开发魔漫相机。
      “我们开发产品的思路是做减法。最开始是希望能让用户更多地发挥创作积极性,结果做得像一个专业软件,其实增加了用户操作的难度。所以魔漫相机就做得非常简单。”任晓倩说。一减就到极简,魔漫相机的1.0版本只有15张素材图。

 

踩准用户需求
      魔漫相机怎样做到如此火爆?还有质疑,这个产品能火多久?任晓倩都回归到创业初心来面对这些问题,魔漫相机的新功能都是踩着用户的需求点陆续推出。在魔漫相机团队内部有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收集用户反馈,通过App上的反馈功能和官方微博采集用户的意见,他们尤其注重核心用户的声音,比如“90后”用户。
      魔漫相机的推出和功能更新是Android版和iPhone版并行推进、交错更新,这两个市场之间也在相互刺激。任晓倩事后总结,他们在根据用户反馈做功能更新的时候,可能恰好把握住了一个很好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饥饿营销的效果。
      Android市场因为手机等机型版本太多,所以总是尽可能频繁地发布新功能,尤其在早期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比较容易排在前面,这也给iPhone用户带来了期待。而iPhone版本因为审批的时间较长,新功能推出很难快起来,所以他们非常重视App一年两次的加急机会,把它用在比较关键的时候。
      但对用户需求的拿捏并不是每次都会那么准确,尽管已经有经验在先。“产品研发时考虑特别周全,给用户过多的选择,其实往往会落入陷阱。因为当用户看到多个选择以后可能反而倒什么都不用了。因此,最好是用户想要1就只给1,简单直接。”
      于是,遇到被要求分享经验的场合,任晓倩总是特别谨慎。“在操作层面,涉及战术方面的事情,根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的方法,而有时这会是把双刃剑”,所以她更愿意去讲做产品的初心,即要紧紧跟随核心用户的需求,给他们创造更多快乐。


能不收费就不收费
      任晓倩以一种看似近乎全然感性的方式在做商业,她用表达初心的方式去和用户沟通。当魔漫相机在海外80多个国家排名第一的时候,一些对中国App不了解的国外用户怀疑魔漫相机是个病毒软件,所以选择卸载。当时,任晓倩就在App里附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们是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开发者,只是怀着一个最纯真的梦想,希望把快乐传播给世界的每一个人。为此,我们也在快乐地工作着。”她感觉,这段话让一些用户愿意尝试着接受魔漫相机。
      魔漫相机火爆之后,很多人提出,没盈利模式,叫好不叫座。任晓倩也曾设想过尝试付费表情模式,这在海外市场并不是一件难事,也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可行的方式。他们甚至都已经想好,魔漫相机的表情将分为付费的和免费的,付费表情集里的背景素材比免费的要更多样一些,每个集合国内定价6元,海外版1美元。
      但这个想法后来没有实施。原因是国外的用户对中国的App的信任度不够,有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付费App会趁机盗取他们的信用卡信息。所以,任晓倩决定,拿掉收费,“就做一个单纯的创造快乐的产品就好了”。找上门来的植入广告的需求,更是在一开始就pass掉了。
      黄光明对魔漫相机的理解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魔漫相机不是活动,而是一个产品。从产品思路考虑发展,这必然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我们也不会做一件事到此为止的。活动型App像游戏,在目标完成后就没有后续的需求了,或者就是某种商业活动的App化,时效性、阶段性很强;而产品性质的App可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长期需要,并且有很强的延展性和衍生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