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人事外包?
(2014-04-07 14:48:11)
标签:
财经 |
分类: 知本公司 |
主持人
《才富》编辑
对话嘉宾
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德利信电子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涉及的工作颇为繁琐,需要HR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才能将所有工作处理好。尤其对于一
些事务性的工作,如:新进员工的合同签订、培训工作、成本测算、薪资改革等等,经常让HR
们忙得是焦头烂额。所以,人事外包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趋势。
那么,人事外包究竟是怎么让HR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呢?又给企业带来了何种快捷效益
呢?我们将邀请资深的企业管理者进行现身说法,看看他们所在的企业是怎样进行人事外包的
?
人事外包适合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人事外包?
吴德跃:通常有以下几类企业可以考虑人事外包:在华跨国集团的分支机构、一些人力成本较
高的中小企业、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一些管理经验不足的民营企业、行政事业性、社会服务型
企业等。
当然,决定是否需要外包也要考虑下列因素:能否为企业减负?能否更好地发挥HR自身所蕴涵
的能量,将HR塑造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采用人事外包是否会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是否
用得其所?此外,人事外包服务商的专业化程度是关键,专业决定了外包项目的价值。从人力
资源管理角度来看,若能合理地进行外包,的确能给公司带来好的效益:不仅能降低成本、还
能引进新鲜血液和观念,减少企业风险。
吴英豪:人事外包适合企业有几项特性:企业规模大、用工规模大、人员流动性高。运营已达
成熟时期的企业需要进行人事外包,企业专注自身核心业务流程,人力资源部门转换为幕僚角
色,专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例行、琐碎事务性管理工作外包。
朱强军:近年来,人事外包作为一种提高企业人才管理效率的形式逐渐流行,对于人力资源功
能比较单一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因为这些企业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制度,不能为员
工提供相对完备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
,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期或稳定期,规模较大,业务很多,对人
力资源的需求增加,这时可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部分业务外包,将有助于将更多精力放在核
心业务上。
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包括有绩效考核、培训、 薪酬福利保险等等多方面的工作,您所在的企
业采取的人事外包涉及到哪些方面?
吴英豪:我司现阶段生产员工招募采用人事外包,并由外包公司进行社保参保及工资代发。
吴德跃:我们目前仅仅将部分中高端人才的猎选请外部专业公司协助服务,操作工层面的按照
季节性用工有偿性的请外部人才市场承担招聘,处理与员工关系关联方面则聘请了一个法律顾
问。
朱强军:为专注企业的研发及品质管理,我们于2010年1月选择了一家曾合作多年的人力资源
服务机构,将所有一线生产作业员工与后勤工作人员的招聘、工资、社保等事务性工作全部外
包给他们去操作。
您所在企业进行人事外包之后,与之前有什么样的对比和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哪些优化
作用?
朱强军:我们选择的外包公司在前期因文化理念差异经历了较长时间磨合,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但最终还是能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吸取借鉴了不少对方的管理经验。外包后,有效降低了
劳资纠纷方面的风险及干扰,极大的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专注于较核
心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吴英豪:在专业分工方面,将大量招募工作委托给人力派遣、外包公司,可以有效短时间解决
大量人力需求。这样,人力资源部门专注核心流程业务,如供货商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规章制
度设计拟定、人力资源流程优化方案规划等。从而也会很好的实现HR部门瘦身,用人更精简,
成本下降。
吴德跃:用好专业性强的人事外包服务机构,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解决企业的市场识别短板,
在短期间内招到合适人才。
有人认为人事外包在某种程度上“抢”了HR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应该如何去权衡两者的关系,
才能使人事外包与企业更好的融合,形成良性互动?
吴德跃:人事外包是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促使HR管理者更多地关注企业发展
中组织提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解决不同时期组织需要的关键和核心人才的培养考察和任
用。与企业形成战略协同伙伴关系,是HR退出处理低端业务的方向。选择合适的服务商一定可
以为企业保驾护航,以最大的利益保护企业、以双赢的思维去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也是HR的职责
所在。
吴英豪:人事外包是让企业HR“回归”到真正HR的工作。未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对企业内
部及外部人力资源现况“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及提出方案对策。而人事外包提供的服务内容
是企业内部及外部人力资源数据维护、数据统计,两者职能并不冲突。其实基本上两者属互补
关系、合作关系,人事外包类似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助理”,所以这都是帮助HR回归核心业务
,提升在企业内部价值,两者应属合作关系,不应存在冲突。
朱强军:作为HR应该要逐渐正确的看待人事外包,其实它并不是“抢”了自己的工作,而是使
自己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培训与学习,更多
精力地考虑及开展其它更为重要的工作,对促进与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对
于所有的HR人员,这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每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所需的人事外包服务项目也不尽相同,您觉得企
业应怎么样去选取适合自己的人事外包?
吴英豪:每家企业的发展阶段、文化及规划不尽相同。首先,还是要先认知该企业为何要采用
人事外包,哪些属企业内HR核心业务流程,方可盘点出哪些HR模块可以外包。其次,将拟定的
模块进行成本及效益分析,需考虑当时企业可负担的成本上限及产生的效益成果,来决定优先
次序。最后,评估企业内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及人力管理人事外包供货商,维持良好的互动关
系。
朱强军: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需外包的项目有所不同。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事务性与战略性两个方面。事务性的项目主要有员工的招聘录用、合同签订
、人事档案、考勤工资、社保与公积金办理等传统性的工作。而战略性项目主要有人力资源规
划、企业文化建设、薪资福利政策制订等较为核心的业务。一般来说,对于这些非核心的、过
于繁琐的传统性人事管理业务都可以考虑外包,具体项目需要按企业的实际情况取舍。
吴德跃:人事外包的项目涵盖的范围很广,国外通行的外包服务项目,包含了很多方面。有些
企业相当于将所有有关人事管理方面的服务都外包出去,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包
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培训
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等方面。人事外包的包容性大,业务精良,且专业机构有各方面的
专业人才,因此人事外包是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的一种选择。
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对于那些需要采取人事外包的企业,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朱强军:外包前应做好企业内部宣导,开展人事外包相关培训,让员工理解外包的目的与意义
,尽可能使其从内心接受。外包过程中,应积极跟踪员工的满意度,加强沟通,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外包结束后,及时征询员工意见,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此外,还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归属
感方面的管理,员工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关系的,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敬业度与忠诚度方面
的管理。应与外包商签订保密合同,在协议中明确企业秘密范围及相互权利与义务,避免企业
秘密泄露与权益受损。
吴德跃:对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急剧上升、人力资源使用风险骤增是不争的事实。这
必然导致用人单位迟早会寻求解脱的途径,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为用人单位找到解决
问题方法和渠道。如何加快法制化的进程,使得人事外包行业迅速进入有序发展的轨道,以科
学的发展观来引导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尽快同国际市场接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事外包
体系和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因此,短时期内选择规模大和诚信度高的专业人事外包服务商是重
点考虑的。
吴英豪:取得老板的信任,是任何政策及方案推行的成功基石。 对“成本及效益”的量化分
析,绝对是最好的说服理由。HR负责人是老板的左膀右臂,需站在老板的角度高度来思考。作
为企业HR勿陷入人力资源工作者“工具性”的迷途。理论性的人力资源工具在未经不同企业文
化的融合调整之下,常让企业内同仁感到“曲高和寡”, 并让HR团队感到怀才不遇,如何将
之转化成符合企业文化的内部语言,乃技术性重点。除此之外,持续沟通也很重要,上下沟通
及平行沟通,别指望你的一句话,企业里所有的伙伴都能心领神会,所有的思想理念都是得靠
长期性的沟通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