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3……起步走!

(2012-09-28 15:27:33)
标签:

杂谈

分类: 知本公司

1、2、3……起步走!
文/添嘉

    1间房子,2万资金,3个人,没有丝毫官方背景,
    也没有一点政府资源,更没有大手笔资金投入,甚至连一个简单的开业仪式都没有,
    这就是智通人的草根创业史。

背景
    1间房子,是租来的,今天智通人才A馆四楼的一个偏僻角落,1995年2月24日,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天,智通人才就在这个陈旧的办公室里呱呱坠地。
   2万资金,是借来的,当时仅有的流动资金,活得下去就活,活不下去就关门。
3个人,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没啥经验,凭一股热情,懵懵懂懂的干了起来。

镜头
    这是一张笨重、陈旧的桌子,褪色、开裂的板材仿佛诉说着历史,它曾经既是招聘单位的办公桌,又是智通人的办公桌。白天,客户伏案招聘;晚上,智通人埋首工作。
    苏琳说创业初期,她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和办公桌,因为开招聘会的时候,她的办公桌椅都要被征用,而她本人也必须到前台去帮忙收钱,卖门票。只有招聘会结束了,办公桌椅才属于她,这时她才像个总经理。
这是一张手写的招聘海报,浓墨重彩,很“原始”、很“书法”。它是当年招聘单位用以揽才的“英雄贴”,在它面前,曾吸引了众多人驻足。
    据早年公司美工唐家业回忆,在使用打印机之前,他手写海报的最高记录是日均300张,相当于每天写3万字的“书法”,为此,他落下了颈椎病、肩周炎等职业病,但也收获了“智通第一书法家”的美名。


声音
“我们几个人都身兼数职,既做业务,又当司机,既负责收钱,又打扫卫生。”
——阿超说

 

“我们骑摩托车,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工业区,在厂门口贴海报,刷糨糊,派传单,把智通人才的联系电话传播出去。”
——苏琳回忆

 

“一个月跑下来,苏总瘦了一圈,黑了一圈,但看到客户上门了,业务开始有起色了,她心里特别高兴,真不容易!”
——刘学华感慨道

 

“我们的招聘场地条件并不好,每赚一点钱就扩大一点场地,公司每年都在装修,我们靠自我积累实现滚动发展。”
——苏学堂

 

“我们的同行,场地和设施一个比一个高级,豪华得像五星级酒店,我们硬件上没有任何优势,但最终却成为市场上的领导品牌。”
——窦常忠自豪的说

 

“我们靠服务,只有靠服务,别无其他。”
——苏琳斩钉截铁的说


质问
    就是这样一个草根创业的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连锁服务品牌,其中的艰难困苦,苦辣辛酸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不禁要问那些采取不正当竞争假冒智通品牌或商标,并且厚颜无耻、百般狡辩的“伪智通们”,你们配吗,你们有这样的底蕴吗,你们有智通的基因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