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富》改版之众说纷纭1

(2009-11-15 09:18:43)
标签:

hr

《才富》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杂志

《才富》改版

文化

分类: 微访谈

《才富》改版之众说纷纭

策划/本刊编辑部

背景: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自莎翁传出此名言以来,一直为人们传诵。《才富》自20043月创刊至今已先后经历了两次改版。时至今日,《才富》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我们究竟要办一份什么样的杂志,现在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带着这个问题,集团企划总监兼《才富》总策划 曾强多次组织编辑部人员展开讨论,并多方征求读者与客户意见,最终形成第三次改版的策划方案。曾强在策划方案中旗帜鲜明的提出“办一本突破创新,散发人性光辉、彰显人本意识、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锐HR杂志”。这个观点打破了以往杂志局限于集团内刊的话语形态与思想桎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杂志的独立精神,并带上些许商业色彩,给人极大的向往与憧憬,让编辑部人员心潮澎湃。方案提交集团总经办后,集团领导层也十分关注,集团高管和部分中层干部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赞有弹,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好不热闹,一场关于《才富》改版的讨论顿时“烽烟四起”。       

 

 当我们手捧已经改版的新一期《才富》,当初的讨论已经时过境迁,但话题依然余音绕耳,透过这场讨论,我们也充分意识到《才富》的“蜕变”不是一朝一夕,前方的道路依然坎坷,一本承载企业发展使命的HR管理内刊究竟能否在现实环境下开辟属于自己的思想天空,决定权并不掌握在编者手上,但是我们对杂志未来生命力的探索和追求永不止步。

 

为此,我们突发奇想,何不把当初各方的观点与争鸣原汁原味的跃然纸上,让更多关心和支持《才富》变革与进步的读者一起分享和品鉴。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场辩论,更非交锋,就象大人关心自己的“小孩”成长一般,每一句都浸透着“爱”,所有的言论不分对错,不论是非,完全是真实和自由的表达,编者也未作任何修饰(除修订个别错漏文字或限于篇幅而删节),与其说是争鸣,毋宁说它是一次难得的思想交流,是一次真诚的心灵沟通。

我们对所有关心和热爱《才富》的同事、客户和读者心存感激!

 

□ 集团副总经理:窦常忠

不管杂志改版如何定位,《才富》毕竟是内刊外办,目前承载不了太多的商业价值,过高的期望恐力不从心。《才富》的功能在没有特殊的背景下,依然承载着传播智通品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使命,我们的发行、赠阅对象比较复杂,众口难调,完全按照商业化的思路运作,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不接受,那我们改版的初衷就很难实现。

个人认为,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不是一次颠覆。在后期的策划、编辑方面一定要能把连锁的各种资源盘话,并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体现出是一本全国性的刊物。

 

□ 集团网站策划:王茜

记得刚到公司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才富》的首卷语“屁股与大脑的PK”一文,感觉非同一般,题目的吸引力很强,给读者制造一种悬念感,引导读者想像——为什么人体的两部分器官可以在一个灵魂上PK ?激发读者继续探索的欲望,欲求在正文中寻求一个答案。这就是卷首语成功的引人之处。

后来的《才富》改版,文章的风格转化,从身边的朋友阅读反馈中得知,改版效果不佳。之前也做过些客户回访,告其《才富》改版,立足高端,但回访结果不尽人意,有时候换来的答案是“改版还不如以前”。记得一个客户说过,东莞的大企业多,中小企业更多,很多大企业的管理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根本不适用,太空洞、太贫乏。“我从一开始就看《才富》,他代表我们的声音,有时候它象一种生活的课本,平民化、人性化,这样的杂志不多了。”

想想也对,《才富》都立足高端了,谁来代表“草根”发言,谁来倾听“草根”的声音?《才富》既然承认自己不够“专业”、不够“深刻”,那想要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就要走进他们的工作圈子,贴近他们的平凡生活,毕竟每一个读者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圈子可以得到重视。这就是新闻的接近性带来的最佳效应,杂志当然也可以做到。

人文化、人本化、人性化一定是条可行之路。倾听“草根”的声音;诉说“草根”的故事,发表“草根”的意见,赢得“草根”的欢心,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到“俱乐部”,用户群体的扩大,才是《才富》真正的“财富”。

   希望《才富》越办越好,路越走越长,节节高升……

 

□ 集团副总经理:李纲领

一口气看完曾强的杂志改版策划案,很刺激、很过瘾!由总策划执笔的“卷首语”一定会是一家之言“鲜明、辛辣”,因为之前杂志的卷首语我经常看,很有味道,很喜欢看。

最担心的是这个全新理念的杂志,有没有一支有较强执行力和较高撰写水平的团队,以实现曾强提出的“人性、人本、人文”。一份刊物、一本杂志,往往前几期都很新颖,很有创意,但时间久了,当它成为一项常规的工作之后,就会陷入灵气不足、创新不够、素材缺乏、内容拼凑的怪圈子,这次改版能否坚持曾强的观点不动摇,坚持内容的创新不俗套,坚持员工的激情不褪色,坚持素材的来源不减料, 希望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祝《才富》越办越好,办出自己的气质和特色,办出自己的文化和风格!

 

□ 集团行政总监:项贤东

对于《才富》的新定位, 我有几点看法:第一,东莞大量中低端企业压根就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充其量也就是人事行政事务而已, 但正是这些芸芸众生需要变革和提升,需要注入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才富沉迷于草根而草根,功能和价值上显得退化而不是进化,不符合事物发展趋势,不可能成为一本推动变革与进步的专业杂志,反而象XX、XXX、XXXX(此处隐去几处杂志名称)那样沦为一本通俗刊物,产品关联度和相互支持度不高,不能发挥集群优势,不符合公司战略。第二,《才富》新策划思想不应是一家之言,毕竟编辑部相关人员自身都不是HR,新的思路应该好好研究我们的受众心理,在公司层面太多的争论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能否接受这条路,才富最欠缺的就是与我们读者受众的持续沟通与交流,本质上是我们的编辑问题,好象是几个外星人在与云云地球人对话。第三,《才富》如何通过它特有的功能和角色,承载公司走向全国连锁的使命?我们的新定位也还是局限在东莞,没有考虑全国视野,《才富》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应该是在既有基础上寻求提升和变革,不应该完全放弃历史而破立,更不应还是站在老地方徘徊不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