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纹身

(2025-11-14 08:22:55)
分类: 烟花易冷
纹身

       曼,绣在肩上的“绽放”,是我见过的最靓纹身。其他有印象的,只是电视里所见的贝克汉姆、内马尔、梅西,以及安吉丽娜·朱莉,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龙纹身的女孩》——“埋藏在雪下的一切,终会随着雪的消融而显现”。
      11月10日, 距离上次见面46天之后,漫长的夏天终于过去了。曼说刚洗纹身敷药,隔三个月洗一次,需要四次。我刷了几则介绍激光洗纹身及肌肤恢复过程的视频,隔着屏幕,生疼。
       曼说,为过去的“无知”买单。同桌的朋友也说,这是“年少无知的过错”。我说,绝非“无知”,也不是叛逆与潮流,适当的纹身,是审美的自由,青春的见证。有时候,主流价值观未必皆是正确,何况我们还有扼杀个性的传统,自由死于眼神与口水。纹身是一种勇气,洗纹身依然是一种勇敢。若是理解为活着的形式,那么,洗的过程难免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苍凉。

       我写过纹身。九年前的博文《jason bourne》,记录了大段关于纹身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浴场的所见。近年,纹身的人趋多。
       纹身,是个体审美的自由与表达,在传统与世俗的环境中,却不受待见,甚至引来猜测与误解,某些涉及体制、编制、场景的职业选择受到限制。尽管,朋克、嬉皮士、重金属、波普,乃至泡泡玛特,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烙印。有时候,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但容忍往往与年龄、阅历、心境有关。而代沟及自我的穿越,是时代发展、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处世哲学、价值观的区别。越舒展的社会,越包容。越自由的人生,越放松。
       “永远不要说永远,总有东西要去尝试。你我都不会预测未来,不要把永远说得那么轻松。”年少时,我命由我,不妥协,故无憾。而成长,是迎合以及和解,个体融进社会,是禅悟,也是意志的降解。曾经,自我欢喜的人与事,有朝一日,会变成制约或厌恶,有些成了事与愿违。人生一路,以为成长是幸福,多自在,却多孤独。 但无论个性或消费,让自己舒适,舍弃那些流行、迎合与表演的我及社会符号,纯粹的核心就是本我的安心放松,回归简单。

       人生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好的活法是“于平凡处见心安,于流年里找自在”,说归说,做起来亦难。醉一场,洒脱一回,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是容易的,日子是一天一天梳理的,生如四季,四季皆有景,“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梅花落了,只是季节到了,来年依旧绿叶新枝,而你我他所见的镜中白发,却是永远黑不回去了。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我以前不信,现在信。人,被烦忧包裹,亦是被吓大的。历练、经验、魄力、胆量、智慧、城府、手腕、心态,皆来自于生活的实践。许多人天生不是管理者,做着做着老练了,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职业,干着干着就从青涩转为老油条了,经历越多,刺激感越弱,所谓熟能生巧,肉身和心力随着年岁增长而不断削弱了力量的适应性。一辈子,有所事事的人说时间过得快,一辈子无所事事的人觉得时间还没花就已消耗了。
       《谍影重重2》结尾,杰森·伯恩打电话给琼·艾伦饰演的CIA主管帕梅拉·兰迪,“你看起来很疲惫”,然后,兰迪惊讶地望向高楼林立的窗外,面无表情的杰森·伯恩孤身走进街头,人潮滚滚,画外音响起《ExtremeWays》。世间有缘,《谍影重重5》中饰演探员海瑟·李的艾丽西亚·维坎德,在2015年的惊艳之作《机械姬》中,饰演了宛若天生的机器人,结尾通过图灵测试逃出实验空间得到了自由,来到同样高楼林立、人潮滚滚的城市,一滴水,虽自成江湖,但选择融入万人如海——也许,这是活着的最好形式,这个道理,杰森·伯恩懂,机器人艾娃也懂,不懂的,是我们。懂得越多,越会变成一个沉默、谦逊及敬畏天地与苍生的普通人。

       曾经,女孩问我,“假期,我想纹身,行不行?烫头发,还想打耳洞挂耳钉。”少年对于长大成人的憧憬,来自于点滴的画面想象,也让我从她的眼睛里读到了久违的阳光灿烂的愉悦,她期待一个与传统不一样的答案。
       我说:“当然可以。只是要记得今天是怎么想,避免未来的自己不理解。想好去做的事情,不必后悔。”后来,我收到了一张手臂纹身后的照片,女孩说:“哈哈哈,为了避免未来的自己不理解,我贴了张纹身贴,当作圆梦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少年心事当拏云”,人生一旦顾虑重重,意味着快乐的消逝。生命不该是轮回,而是“享·自由——习惯仰望的姿态,还是发现转身的自在”,喜欢这句2010年的某手机广告词。
       类似的青春实践,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屈指可数,时光是高速列车,所有的说走就走最终演变成一场走不了挣不脱飞不远,连睡一个窗外日迟迟的自然醒好觉也是奢侈。仅有个别的人生,度过青春岁月之后,进化成深思熟虑与爬梳剔抉,大部分人丧失激情,被岁月磨练成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左顾右盼、投鼠忌器、当断不断、趑趄不前、患得患失……理解生命的架构,理解时空的演绎,才能活出一个看得懂的自己。

       沃莱·索因卡说:“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去理发店,让头发自己生长,就长成我这样了。”自由生长,是生命最舒适的姿势,然自古以来,“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很多的第一次,注定成为唯一,像沿途的风景,永远没有重复,尤其是第一眼与第一次的新鲜、雀跃、甜蜜、期待、忐忑包括无助、焦虑、悔恨等各种情绪,漫长的一生,深情如同所有被阳光晒过的颜色,日复一日褪色成寡淡,只有那些附着于顽强生命力的色彩,维持初心,保持斑斓。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成长,是不断失去,不断翻越,直到放下所有的我执,个体的我,活成群体的我,这是该庆幸?还是该遗憾?其实是无奈。

       “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祝愿,往后的世界,能多一些更年轻且能够坚持的从心所欲——愿我们松弛。

纹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