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
2025年
11月3日的5:20,天还黑着,抬头见久违的猎户星座。而10月3日的5:20,天已亮了。江南地区,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漫长的夏天。
沿着公园跑一圈是4公里,一路星星隐没,天渐渐显现透明,变成钴蓝。再跑一圈,东边高楼里跃出渐变的一抹红,天色变成群青,万物轮廓分明。歌德说,“我们都爱凝视蓝,不是因为它向我们走来,而是因为它吸引我们去追随。”
远远的,看身姿,我能知晓是哪位熟面孔的陌生人跑过来。转弯处,有个腰间围着外套的男人牵着柯基犬准时出现。廊亭里,有位善舞的女士长期跳着民族舞。嗓门较大的一群老头,有时七人多数时间是五人,并排走的三位老妇人其中一位是东北口音。以及,三五成群的跑团,谁在,今天谁没来……还有位白人姑娘,跑起来像鹿,迅捷且优雅。这样的画面,见了无数次,我们彼此陌生,从不问候,但又彼此熟悉。关于这样的时间地点人物,想起一部遥远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寓意深远。
面对波澜不惊的生活,有一天,尼奥被催醒了,那是《黑客帝国》。又有一天,瑞安·雷诺兹觉醒了,那是《失控玩家》。我已对漫威电影失去了所有的期待与兴趣与耐心,啰嗦的价值观,重复的想象力,尴尬的表演,可能面对生活,不止是你或我的无能为力。但我也觉得奇怪,生活有时度日如年,更多日子是度年如日,所有似曾相识的每天,一样的街角,一样的路人,一样的月光……冥冥中自有天意,似乎是程序。
心理学上,有“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意思是当事情发生之后,我们的反应大概率决定了事情的走向。人生的围城,不是因为活在“能力圈”,不是因为困在“舒适区”,而是失去了年轻时的最大本钱——“试错”。当生活逐渐成为定势,每一次的试错必然是伤筋动骨,导致成年人无论婚姻还是工作,大多沦为“缝缝补补又三年”。
于是,无法突围的生活,让人活在一轮又一轮的仪式中,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以及春分大暑白露冬至提醒着我们该悲伤该团圆还是该添衣该犁地…….人们的心情,随着年龄增大,从明亮到灰暗慢慢有了强迫症或者洁癖或者无动于衷的一地鸡毛。即使是自控力超群的人物,譬如《伸冤人》系列,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退役特工麦考尔的强迫症,吃饭前一丝不苟的摆餐,喝茶包而非喝咖啡的习惯,先进行全场景扫描再按下手表计时器的杀戮时刻,在让·雷诺,杰森·斯坦森,罗伯特·德尼罗等饰演的杀手角色中皆有类似的强迫症细节。
生活,原本是欢喜。是登高望远、金榜题名、一见钟情、既见君子;是不如众乐乐、他乡遇故知、晚来天欲雪……更多的偶尔,我以为是欢喜喝一杯酒,是欢喜看一部电影,是欢喜写一篇文字,是欢喜在陌生的城市所见的满眼新鲜,更是欢喜亲人朋友健康,最是欢欢喜喜来见一个人,云淡风轻的夜晚,虫鸣蛙叫,暗香浮动,一起,走到星垂旷野。
大英图书馆收藏了敦煌遗书(S.1824)《受十戒文》。公元888年,三界寺僧人法信写下授沙弥的戒文《受十戒文》,文中告诫沙弥“暂时因缘,百年之后,各随六道,不相系属。”戒文背面,不知是谁写了一句诗。像情诗又像禅语,“日月长相望,宛转不离心。见君行坐处,一似火烧身。”
“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什么是欢喜?读到一篇公众号文章,说是东瀛电影《阳晖楼》,里面有句台词,关于遇上喜欢的人:“跟那人在一起,你的胯骨就像一支想要被融化的蜡烛。”
愿你欢喜。愿你如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