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三千,唯见荒凉
2018年10月19日
 
   
 微信登录页面,是一个渺小的背影,望着一颗硕大的星球——取材于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被亲切地叫做“蓝色弹珠”。
 
   
 有人这样理解微信,“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也都是渴望交流的,生活不止眼前的你我他,还有无数个星球和浩瀚宇宙”。然而,我的理解,宇宙终究太远,最后能拯救的依然只有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每个人是一颗星球,彼此远望但不能过于亲近。边界,是宇宙安全的距离,也是人性相安的基础。
 
   
 微信,诞生于孤独,注定在喧嚣中失去孤独。读过不少介绍微信教父张小龙的文章包括他的演讲,如果《创业时代》的一众编导演能够理解微信页面的“孤独”,就不会扯出一部狗血的爱情剧。10月17日,Angelababy发文称“所有批评都虚心接受,感谢大家”。很理解,娱乐圈这么喧嚣,流量明星赚快钱这么容易,他(她)们怎么会理解独孤求败?因为容易,往往失去保鲜以及专注。
 
   
 朋友的乡下祖宅,门前有门鼓,雕刻细腻,屋脊有吻兽,造型精美,老宅长久没有人住,而修缮需要巨大开支,索性锁了门,眼不见心不烦。怎奈屋子里还有些清代家具,如千工床,黄花梨嵌大理石的圆桌,估计价值不菲。
 
   
 没有人住的房子,成了野猫爬虫的诗意栖居。前不久请专家来评估修复费用,车停门口,野猫跳到引擎盖晒太阳,硬是抓出几道深深的划痕,同行的人开心地笑了,车是新车,我的车,他们自然不疼。清代的房子,有一处飞檐却是“鸱尾”,那是唐风,总觉得那里面有故事。今天,我们是看不到唐朝了,体会唐风,要跑去京都、奈良。几次到日本旅游的朋友,买了一个铁壶,一个银壶,让我选一个。铁壶重剑无锋,仿有岁月沉淀,可惜我不懂茶道,也没有品茶的环境,只能作为装饰了。
 
   
 日本人盐野米松写了《留住手艺》,那些天然材料在手艺人的眼里会呼吸,手抚之处,肌理、脉络如血液奔腾。《留住手艺》,也是央视制作的非遗艺术纪录片,以及《指尖上的中国》,其中有篇介绍银器——“银光盈月”,创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盈盛号”,在“畲族银饰制作技艺”基础上,吸纳“花丝镶嵌”烧蓝、点翠等技艺,让银器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信心,为有源头活水来,纵然万水千山,希望有朝一日的中国,把汉韵唐风,宋的风骨,慢慢找回来,再也不用去买马桶盖或是买一把银壶。
 
   
 我们需要支持有品质的创新和坚持。比如抽纸,“Tempo得宝”价格虽高但质地遥遥领先,我逛遍了全城,知道哪家的馄饨水饺肉包子牛肉面条采购了好原料且用古法不偷懒,这样的店不多,但总有几家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品质。又如设计上的品味,像农夫山泉的新瓶,出于英国插画师Brett
Ryder之手,这是厂家的用心体现,并不纯粹是为了包装精美,有更深的社会意义和美好期许。
 
   
个人特别喜欢北欧极简和日本阴翳礼赞,少即是多。看到NUDE衣架,用三长三短的木棍,借鉴传统榫卯结构可瞬间组合成空间、比例、功能完美的衣架,这样的原创,值得支持再支持。
 
   
 生活,精彩犹如杜牧的风流夜。十里春风不如你,不是因为在意了就在眼里了,而是年年都有十里春风,代代有佳丽,代代是滚滚红尘,有的东西,只能在孤独中加深理解,活在喧嚣的尘世,乱欲迷了眼,忘记初心是常有的事,那些在孤独中用智慧、勇气、坚持雕琢的创见,才是经典永流传,否则,无论做什么,皆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