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
 
   
 两年前的六月份,一度受“焦虑躯体化”困扰,白天没精神,太阳西下就犯困,但月亮爬坡到高空还没睡着,即使勉强入睡,醒来发现才过去半小时。
 
   
 满手琳琅、买金藏玉的拆二代前同事,专程送来一大盒“沉香线香”,每一束皆是老料实木小圆桶。上面分别标注“富森红土”、“芽庄奇楠”、“海南沉香”、“文莱沉香”……以及三小盒日本香,分别是“松荣堂”、“香十”、“玉初堂”的“白檀、丁香、肉桂”。
 
   
 她还用微信给我普及了一些基本知识,关于沉香的“线香、锥香、盘香”,说我属于入门,点线香就可以了,嘱咐每晚点“芽庄奇楠”,助眠。
 
   
为了仪式感,我专门网购了“高冈铜器”制作的“香立”。小小的莲叶青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从材质到造型到颜色……无可挑剔,物有所值。
 
   
不同的线香,是不同的香味,皆淡雅,似有似无。最令人心动的还是那一缕氤氲,灵动,有型,但每一秒皆是不同,方向不同,力度不同,形态不同,又统一消散于无形,耐人寻味。
 
   
很久以前,记得读到过寻香者赵明明的故事。检索后,发现是十一年前三联周刊的文章。一直以来,我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文字以及人与事,慢慢的,需要记住的越来越多,虽然导致遗忘了很多,但还是记住了不少。
 
   
 收到沉香的同时,我刚好在收看六集纪录片《中国美》,以“天工”、“虚实”、“识途”、“梦回”、“东西”、“弘传”为主题,
每集讲述一位或多位艺术家的故事,“从建筑、书画、戏曲、舞蹈、音乐、设计等领域,分别讲述中国传统美学以及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香道家赵明明。
 
   
赵明明说,中国的香文化实在太神奇了,自己的身体其实也是被香给养好的,从前自己的身体瘦弱怕冷,但是后来闻了奇楠沉香半年后,身体就逐渐健康了。他不忍心自己独享这份香的美妙,所以开了铺子,与人分享。
 
   
 我试着点了一阵子线香,确实有助眠作用。加上自己调整饮食、作息、锻炼,从“适应”而非“改造”,从“顺势”而非“纠偏”的角度,不断点滴积累及改变,两个月后就大幅度好转,可能主要还是心态上的无为,就像线香被点燃后的氤氲。
 
   
拆二代前同事,后来问我有没有效果,我也如实回答说有但不确定,应该属于综合疗愈的一味。她想再送我一些,我谢绝了,不是因为贵重,而是感觉喜欢上香道很容易,但要入门以及入迷也不容易,主要是心绪不定,坐不住,我可以散步两小时,但若是不做其他事,专注闻香两小时,那是极大的修行。
 
   
闻香,茶道,包括戏剧,甚至是白酒,皆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往往,中国人很容易被催醒基因里的文化血脉。到了某个年龄段,会突然间“懂”,醍醐,很神奇。
今后,请移步本号的微博浏览
 (2022-04-28
11:32:00)[编辑][删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