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观影:《毕正明的证明》
节日观影,是我这些年来雷打不动的烟火气。仅次于晨曦追日,不言不语。或是往大山里逛古村看古树,无风无浪。
不是冲着王安宇去的,虽然他莫名其妙又理所当然地红得发烫,而是冲着张天爱。她,在《庆余年》里的扮相,很飒很酷,是山花烂漫时的丛中笑。
看完《毕正明的证明》,感觉奔袭而来的是“年轻”的角度与新颖,而非传统与守旧。建国76周年了,我们以及时代需要一种年轻的实践,去回味历史,规划未来,一切让生活更得更美好,尤其是安心。
我以为,支付宝的最大贡献除了马大仙的定义“重塑了整个中国社会的信任体系”,更是“消灭了最古老的职业——扒手”。这也是影片开启的旧时代剪影,九十年代已距今25到35年了,似乎近在眼前,但是听起来是隔了一个世纪,读起来那是“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前,南巡讲话,港澳回归……”
时代,已换装成高铁速度。“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比作一天24小时,午夜23:58,也就是700万年前,人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跨度如此大的范围内,人类,仅仅在午夜的最后2分钟才出现。”
时间,是宇宙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类关于历史关于时空的量化工具。人,只有真正理解了时间,才能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宝贵以及最应该坚持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人,只能活一次,按照宇宙的标准,是须臾即逝,故而,健康与快乐最重要。
我很晚才开通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其中开通支付宝是因为需要与医保卡链接)。起初,抗拒数字支付,想捍卫花钱的自由,然而最终,到哪里消费都不方便,只能开通。于是,我们所花的每一分钱,大数据看得清清楚楚,它还帮着建立个人账册,“金钱都去哪儿了”。
“一寸光阴,一寸涟漪…..我在浪里写一生”,这是《毕正明的证明》插曲的歌词,歌曲蛮好听,还没唱完,张天爱饰演的小偷,依然很飒很酷,可惜被提前谢幕了。王安宇,也在影片里用演技与付出证明了自己的红是理所当然。
在“盗亦有道”的旧时代,道的核心是利益,难免有人觊觎而改写道的原则,如何使一个偏传统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拥有新的内核,影片巧妙借用了火车提速这个切入点导致盗势力重新划分,时间在这里扮演了上帝视角。回想生活中的很多涟漪,我们都是被时间推着走,并不断改变着。
商业觉醒,推动社会进化,促使生态变革。如今,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包括消灭了扒手也让传统偷盗行业接近于消失)。若干年后再回首,消费习惯彻底转变之后,叠加人工智能飞速进化,未来的一切不敢想象。就像看这部电影,记忆触手可及,故乡却已回不去,有的人有的事,比远方的远方更遥远。
25年后,2050年,如果拍一部关于今天的电影,哪怕是晨曦追日时的片刻回味,你我最不想,最不应该错过的是什么?希望是关于幸福的一切,那是唯一的令人潸然。
《毕正明的证明》,推荐观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