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开窍,人生顺遂
(2025-07-28 16:09:40)分类: 烟花易冷 |
早点开窍,人生顺遂
喝白粥穿布鞋的宗大爷,身后事闹得乾坤嘈杂。很多男人,生儿子有执念。金钱越多,适逢家里生不出儿子,就要到外面再生一个两个,还有用高科技手段借腹的。我手机通讯录里不少于七位老板像宗大爷似的,但没搞出这么大动静,有的还和睦,坐一起搓麻将。看来,不止于宫二姑娘武功卓绝,宗二姑娘亦然。
有钱人喜欢多生儿子,不想便宜了女婿,也有博成材概率的考虑。从小,外婆对我说,“女人,生儿子是命苦,若是生两儿子,还不如跟着西天取经去。”小学时,我认为老太婆咒我家绝后,我和我哥没姐妹,这是对着和尚骂贼秃。
初中时,我已认可外婆的话,女人生儿子真是命苦,女儿绝对比儿子对父母贴心,能陪聊天。目之所及,能文能武能赚钱能孝敬还能扫地洗衣服做家务煮好菜且模样俊身材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一生纯良的男人,百年一遇,能占四五样好的,比集齐五福还难。过去,已婚女人喜欢在背后说自己男人的坏话,若是别人戳点,她们会翻脸。而今,已婚女人大多只在朋友圈展示幸福,冷暖自知。无论过去现在,男人大多在中年前后沦为自私、狭隘、计较、小气、谄媚、钻营及追逐权力和物质或抽烟喝酒骂女人打孩子外面窝囊家里蛮横的人。
高中时,我终于通过细节拼凑,了解到外公外婆膝下无子女,我妈是家庭成分的原因不得已从大户人家过继给她(那位在街上只要遇见就领我买糖买饼干的才是亲外婆)。或许,我外婆说女人生儿子命苦,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又或许,她故意种草,挑拨父子关系,恭喜她成功了,有好几年,我连“爸爸”两字都不叫。现在回想,我外婆是聪明,深谙人性,作为女人有些过于计较。我爸爸是聪明更自以为聪明把别人当傻子,被老太婆看清把戏自然恼羞成怒,作为男人总是不够宽宏。
“世界说起来很大,中国人说起来很多,但每个人迫切要处理和对付的,其实就身边周围那么几个人,相互琢磨的也就那么几个人。”高中时读刘震云的《一地鸡毛》,震惊于这段话,来回读了几天,一直记到现在。
我对人与事的判断与敏感,除了天生,大多来自于早期的阅读,植入后在心里生根发芽。冯骥才、刘震云、周梅森、刘心武、迟子建、梁晓声、张贤亮、蒋子龙、张承志、贾平凹、毕飞宇、王蒙、阿城、张纬、马原、格非、池莉、苏童、刘恒、莫言、余华、王朔……中学时代,我读了这些人,几乎没有正经读教科书。这个年龄段,不应该读太多的优秀小说,造成心理早熟,愤世嫉俗。
有部小说,叫做《亮出你的舌头或空空荡荡》,几年后不允许读了。《小说选刊》刊登过王蒙一篇很另类的小说《来劲》,连续的同音词及同类词并列,且不用标点符号,没点肺活量读不了,很有意思。其他如特别喜欢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现在已忘得干净,再次听见她的名字,已是音乐家。
有一天,我决定不读小说了,时间宝贵,还有许多现实中的人与事,等着发现、了解、爱惜、牵挂。还有散步,观影,写文章,慵懒着,无所事事发呆。
王朔说,“人这一生特别快就过了,一眨眼。而且过了40以后每十年就特别快,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最慢的还是前面这30年,40以后不留神怎么就50就60了。”
李银河也说,“我特别早的时候,就听有这么样一种说法,就是人一旦过了40岁的时候,你就上了到终点的直通车了,就中间再也不停了。就是说,一年一年过得怎么这么快啊,简直是还没怎么着呢,然后一年就没有了。尤其是最近我姐姐病了,住ICU了,我都想起她小时候跟我一块玩啊,她还是那样的小模小样的,然后一下一辈子就过去了。”
王小波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为了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场偶然,我在其中寻找因果。”
人生,非常短暂。漫长的,只有中学夏天教室里,又热又犯困又等不到放学,还等不到星期天,更等不到暑假而且即使等到了暑假又是嗖的过去了的那段时光。以及,青春时到工作初年兜里没钱却依然相信自己天赋异禀也像浪花涌来涌去穷开心以为世界就在脚下前途一片光明的那段日子。除此,全被按了快进键,花前月下是快进,孩子长大是快进,父母老去是快进……像早先是绿皮火车,后来是动车及高铁,一直提速,“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将以时速400公里运营,两地可实现50分钟通达”,“杭州与上海之间建设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或者时速1000公里的高速飞车,单程只需15分钟。”从前,车马很慢。交通越来越快捷,人生越过越嗖。
所以啊,生儿生女有啥可争的,没儿没女也没啥,婚姻丁克单身都是活的一种形态,每个人怎样活好,才是硬道理。减少计较,减少抱怨,减少欲望,减少期望,多学习,多感知新鲜事物,多欣赏大好河山,让大脑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只有人心慢下来,我们才能看清花开、叶落,听到水声、清风,感悟缘起、缘落,放你的手在我的手心,那是时光停滞,不辞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