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秋天

分类: 烟花易冷 |
院子里的秋天
9月16日,台风“贝碧嘉”横扫江苏。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的一辆大货车被吹得剧烈摇晃,司机独自一人冒着风雨徒手拉车40分钟。后方的集卡大车上前共挡,保证了车辆的安全。网友点评说:“苦难专挑苦命人。他拽住的是一家老小的生计。”这段视频,令人揪心与酸楚,生活不易,我们总要负重前行。
翻阅朋友圈,绝大多数日子的凌晨四点,经营中式小酒馆的径老板开车去30公里外的海边菜场抢购新鲜渔获。生意好时,他等到深夜打样后回家。生意差的日子,他守着店并自嘲“守店是一项灵魂工程”。毕业于中国最高等级美院的他,把饭店生意像他练习书法一样用心及善待。他说:“在这个运气和机遇作用越来越小,只能凭实力和资源生存的时代,创业的结果是可以测算出来的。可以睡懒觉真没必要早起。”
88生的冰老师,18岁离家来异乡闯荡,先是卖酒,后做医药销售,之后学习瑜伽数年,在闹市区开了家小瑜伽馆,扛过了抗疫三年,把积蓄全砸下去,换高档写字楼开了家有规模的店,却等来了惨淡的消费下行,目前靠老会员的续费勉强度日。她说,“放弃很容易,但换来的是一眼可以望到生命尽头的那种日子。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轻易认输。”
初中三年,长相极其平庸的吴同学每天早到晚走,从不缺课,认真听讲,课堂笔记记得非常完整与扎实,成绩却是连续三年的全班倒数,最后还没考上高中。我以为她的未来是“一眼可以望到生命尽头的那种日子”。没想到,很多年后看到她被评为十大杰出职业经理人,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也依然能从脑海里跃出她的平凡相貌与规整的课堂笔记,说明当年尽管轻视她,但已被她的执着植入了。
笨鸟先飞,但纵然有天赋,依然需要淬火。看过关于飞人博尔特的纪录片。锻炼之辛苦之坚韧之持久,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连博尔特也偶尔在往成功的途中以及已经成功的路上念叨着辛苦要放弃,何况寻常人。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理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怎么做,做什么,取决于每个人,只不过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已。
在那些令人缺乏信心以及悲哀的日子,不妨看看这些依然在脚踏实地努力着的身边人。看看凌晨六点多城市高架上的滚滚车流。看看深夜里的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货柜车。看看自己下单的物件在24小时内就能日行千里被送到。看看凌晨三四点才收摊的马路边烧烤摊以及晚班结束开始洗车的出租车……服务业的小微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金丝雀——“你们的坚持,与光同行”。
前天,我妈来短信说,英语高级教师的表姐,她儿子要结婚了。我就买了份厚重贺礼回父母家。然后,安安静静坐了半小时,听父母抢着聊芝麻绿豆事,说起我一些很多年没见的表哥表姐家的从未曾见过的下一代谁结婚了谁出息了谁啃老了……
我妈有七位哥哥姐姐,她是最小的,恰好生在解放时。作为前朝的官宦之家,一大家子的人生浓缩了一百多年的拨云诡谲,是历史进程里的小小浪花,是个体命运转折的大大玩笑。往事过于沉重,往事亦已翻篇。这个大家族的后代太多了,我只认识一小半的表哥表姐,下一代更是一个也没见过。
尽管我再次谢绝了一起吃中饭,但看得出,一年里难得“坐着聊聊天”的小奢侈,已让父母愉悦。并且,我特意轻描淡写介绍了黄斑病变的常识以及连续玻腔注射的良好效果,足够让父母宽心。走出客厅,看见晴空里的银杏树挂满大果,盖住了院子——当年,我种下时,它是一棵小小树。
时光,既是种子,也是等待,还是凝固,更是一种坚持与牵挂,有了这些,一切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