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乘月几人归
(2022-06-21 12:58:48)分类: 烟花易冷 |
不知乘月几人归
记忆,不可靠,人却总相信自己的记忆。
“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叫人家牛夫人!”很多人,可能不会记得自己从前叫过人家小甜甜,即使记得,也被记忆裁剪成七七八八了。海誓山盟、甜言蜜语尚且如此,更不必提其他出口成章不走心的话了。
故而,记忆太好,尤其是记住别人的话,隔了多年的月亮,能想起来,与今朝的话两相对照,会触及伤感。有些话,通过岁月串联起来,原来一直是算计,原来一直是利用,原来一直是见或不见都在那里,但即便明了,依然不能认真,若是认真了,人生会无趣。生活是窗户纸,被捅破的真相,令彼此难堪。
反过来,自己的记忆也不可靠。说过很多口是心非的随口话,多年以后还自认为清白。人生,一路被人辜负,也一路辜负别人。当爱,当信任,当月圆花满的美好成为点滴,生活必然成了泥塑金身,匍匐的只是内心的欲望。如果,每个人的记忆犹如电脑储存且无法篡改,人会死于羞愧,又或者成为无所顾忌的无耻混蛋。
人,每天撒谎。
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得蒙研究表明,60%的人在10分钟的交谈中撒谎2到3次,男人和女人的撒谎频率差不多,女人倾向于为了取悦对方而撒谎,男人倾向于自吹而撒谎。作为爱讲大话的动物,人比自己所意识到的讲得更多,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
生活像一部电影,多年以后如果仍然能被人记住几个细节,就代表着优秀或成功。我总认为自己记忆不错,记住了很多电影很多书籍,直到最近看美食纪录片,看得多了,被催醒记忆后,才发现有的是看过的,并且距离很新鲜,只是被大脑当作是无聊或无关紧要的素材才被遗忘,甚至格式化。
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差,随着器官功能弱化,大脑的能量补充不足,必然带来脑活力的下降。因此,那些谎言,更不值得大脑储存了,除非是某些刻意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后遗症的谎言。一般,人们不会承认自己过去撒的谎,至多认为是善意的谎言,或者无心的口误。事实上,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也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很多废话与谎言,看似随口,有其背后的心理折射以及逻辑关系。
那些记得的谎言,即使被伤心了,还是要忘掉,至少是不计较。毕竟,每个人的内心都按照权重对身边的人进行了分配,如果孩子的权重大于丈夫或妻子,则后者被谎言伤害或背叛的概率就大增,以此类推,各种社会关系,皆是如此。人只向宗教与神灵以及祭拜包括自我与虚无献出真正的内心。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补充。但如果人的年纪大了,就不再记得之前说过的谎言,让人误以为是进步或变化,实则是从前的镜像在当下失了真但不意味着未来会反转。人的一生,永远不要说永远,人心善变,善于自我掩饰。
理论上,对世事了然越多,越能心如止水,无论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不再有惊喜,不再有苍凉,不再有期待……不再相信承诺,不再计较言语伤害……实际上,人性难以克服,所谓不悲不喜不怨不恨不争不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除非做个边缘人,寻觅空谷幽兰。
“我们真正的悲剧性就在于那一切都是假的”,“大团圆结局不是中国人民独有的。所有中世纪的戏剧全是大团圆的,所有中世纪的叙事作品全是大团圆的。因为在中世纪,所有的人相信一个集体的信仰,这个集体的信仰之下的世界一定是有秩序的。”谎言,秩序的一部分,是人性的组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