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犭央犭茶=昂桑鱼=昂嗤鱼=黄辣丁=黄颡鱼

(2013-05-10 07:52:24)
标签:

犭央犭茶鱼

昂嗤鱼

黄辣丁

黄颡鱼

寻味-汪曾祺谈吃

分类: 黄金屋

犭央犭茶=昂桑鱼=昂嗤鱼=黄辣丁=黄颡鱼

 

朋友点了道菜——“雪菜昂桑鱼”。北方的朋友尝了大赞“鲜”,问叫什么鱼。朋友答,叫昂桑鱼,另外一位说,也叫黄辣丁。我最近读汪曾祺,从包里掏出书来念。

“昂嗤鱼的样子也很怪,头扁嘴阔,有点像鲇鱼,无鳞,皮色黄,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无背鳍,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这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我一直没弄明白。这种鱼是由这种声音得名的。它的学名是什么,只有去问鱼类学专家了。这种鱼没有很大的,七八寸长的,就算难得的了。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我的一个亲戚在农村插队,见到昂嗤鱼,买了一些,农民都笑他:‘买这种鱼干什么!’昂嗤鱼其实是很好吃的。昂嗤鱼通常也是氽汤。虎头鲨是醋汤,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乳,是所谓‘奶汤。’昂嗤鱼也极细嫩,鳃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有一年,北京一家鱼店不知从哪里运来一些昂嗤鱼,无人问津。顾客都不识这是啥鱼。有一位卖鱼的老师傅倒知道:‘这是昂嗤。’我看到,高兴极了,买了十来条。回家一做,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昂嗤要吃活的(虎头鲨也是活杀)。长途转运,又在冷库里冰了一些日子,肉质变硬,鲜味全失,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读到“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就结束了,这段话摘录于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昂桑鱼,汪曾祺称为昂嗤鱼,书中的“昂”字有“口”字旁,电脑打不出,《新华字典》里也查不到。

这种鱼,本地的超市、饭店大多写做昂桑鱼,我们的土话叫做昂桑嘴,《辞海》里把这种鱼称为“黄颡鱼”。很多年前去绍兴,品尝霉干菜烧昂桑鱼,别有风味。主人介绍这鱼叫“犭央犭茶” (AngSang),我们以为就是昂桑,但古代绍兴人写成“犭央犭茶”,读音是一样的,“犭央犭茶湖”是绍兴最大的湖泊,现在归属镜湖自然保护区。

至于黄辣丁,是川菜的叫法。十年前,有几个新朋友约在“蜀香园”吃饭,其中点了一大盆黄辣丁,这是我第一次吃辣的昂桑鱼。满盆辣红,鱼肉滑香,那时不用忌讳什么尿酸高,一口鱼一大口冰啤,这一桌除了重庆朋友,就数我能扛辣。几年后,这家店关了,去年和其中一位朋友开车经过,说起十年前,我们在这里吃过辣。人生,朋友来来往往,免不了一番长吁短叹。如今,满城尽是川菜馆,本地人越来越能吃辣。有人诧异,我说这里嗜咸嗜鲜,咸与辣都是重口味,从常年的咸过渡到偶尔的辣,加上外来务工者占到人口近半,这段进化是有一定基础的。

 

汪曾祺的文章中提到昂嗤鱼三个特点,好吃是一,第二是“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第三是“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

三个特点中,好吃,我是认的,本地雪里蕻清汤煮昂桑,能煮出乳白色的鲜咸味。鱼贱,我也是认的。小时候,和哥哥在外婆家门口的河里钓鱼,哥哥经常钓起昂桑鱼、土步鱼、河虾之类,那时,河里的鱼,除了河鳗,基本都归为贱鱼,是不吃的,剪碎了喂鸡,连泥鳅也不吃,把泥鳅剪成一段段喂鸡。小时候见过的“昂桑鱼”,汪曾祺说“七八寸长的”,我估摸着大多20厘米之内,稍大一点的,鱼身有白癜风一样的斑点,不像现在超市、菜场里卖的昂桑鱼,身材魁梧,皮色光鲜,有30或40厘米的,这样的养殖成果很难让人信服这鱼没有吃过药,还有异常粗大的黄鳝,小时候哪里见过,野生的若长成这么大,那要大补出鼻血了。

卖鱼的杀昂桑鱼时,左手握住鱼的两边横骨,拇指入鱼嘴,用力一撕,从唇到腹耷拉着,手指一抹,肠清血尽,那鱼还跳着。这么形容也是残忍的,其他如木棒敲鲤鱼,活摔鲶鱼等,全是严刑峻法,越是野生的鱼,越是不容易死,越是养殖的鱼,越容易安乐死,出了水,就差不多安乐了。

我哥哥曾经钓到过几次河鳗,有一次提竿不够快,河鳗进了洞,身子和鱼线绕在一起,怎么也拉不出,我拿来火钳,但洞很深,派不上用场,最后只能放弃鱼线,估计那河鳗已经浑身凌迟。80年代初,河里还是有很多鱼的,有人趴在桥栏上,一柄鱼叉下去,提上来就是一条鲜活乱跳的大鲤鱼。后来,鸬鹚及竹筏不见了,渔业大队也解散了,大规模的电瓶捕鱼登场了,大概到90年代中期,河里已经什么鱼都没有了。最近几年,河道禁捕,政府每年放鱼苗,但生态毁坏容易,恢复难。

我尤其不记得汪老先生提到的昂桑鱼第二个特点,“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那天饭桌上问,几个本地人也记不起有这声音,只记得这鱼很粘滑,但一经回忆,又觉得记忆中好像是有这声音。据冯唐讲,优秀的作家,记忆力一定好。平常的人记不住三五岁的事情,而汪曾祺这样的大家,不但能记住两三岁的事情,还能把“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这种细节中的细节记住。这就是作家的素材,普通人不是文字不好,而是记忆缺乏,素材也就少了,粗线条的人生背后折射出太多的遗忘和删除。

 

一条昂桑鱼,不同叫法,不同煮法。可是人生,东家和西家一样,南家和北家类似。活成一样,遗憾,老是不想活成一样,那也是纠结,霉干菜、雪里蕻、辣椒红油中的昂桑鱼各有各的风味,适合便是好,起意就是好,若是读到这里,想吃黄辣丁,那便是好。人生没那么多纠结,唯畅快淋漓,才能呼吸到雾霾中曾经有过的纯氧。

 

展开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042dc0100yc4n.html

钓鱼

 

犭央犭茶=昂桑鱼=昂嗤鱼=黄辣丁=黄颡鱼

犭央犭茶=昂桑鱼=昂嗤鱼=黄辣丁=黄颡鱼

犭央犭茶=昂桑鱼=昂嗤鱼=黄辣丁=黄颡鱼

犭央犭茶=昂桑鱼=昂嗤鱼=黄辣丁=黄颡鱼

(图片来源: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