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相当贤惠,也相当传统,家中一切的生活安排都由婆婆一手操办,包括对公公的照顾,对先生的养育,还有对她自己那一大帮子兄弟姐妹的照料,婆婆都付出了很多很多,这确实是不容易的,也相当令人钦佩。
在老家时,先生从来不干家务,也没有干家务的意识。对此,婆婆总是说,男人在家是不能干家务的,就像舅舅(自然是指先生的舅舅),在家虽然是老大,但他从来就不操心家中的一切事务,什么都由下面五个妹妹操劳,直到现在舅舅有了孙女,很多事情还得由婆婆来帮衬着。
婆婆经常抱怨,大城市的女人变坏了,不干家务,不管孩子,尽在外面瞎折腾。对于这种观念,我一直是反对的,但除了偶尔几次的交流,我从未抱有去说服婆婆改变观念的想法,因为我与婆婆生活的时代不同,两人的生活经历也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环境熏陶更不同,我不认同婆婆的价值观念,同样,婆婆也不能认同现代女性的价值观念。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自从我和先生组成家庭后,一直是与公婆分开生活的,在我们的小家庭里,我和先生一起承担着家务活,周末,一个打扫卫生,一个做饭,至于平时,打扫卫生自然不需要了,而做饭呢,我俩立了个规矩,谁先到家,谁就做饭。当然,先生比我先到家的次数要多些。几年下来,对于普通的饭菜,先生足以应付。事实上的平等,小家庭的其乐融融,已经让我无需再与婆婆去争辩什么价值、观念了。
然而,随着扬扬的出世,这种平等、闲逸的局面被打破了。为了照料扬扬,婆婆不得不跟着我们一起生活。凭心而论,在这段日子里,婆婆尽心尽责地照料小孩以及全家人的生活,尽管爱管事儿的脾气时常弄得我很不舒服,但婆婆为这个家付出的心血足以覆盖这样一个很小的缺点。为了减轻婆婆的负担,每天我在出门上班之前尽量把能做的家务活全部做掉,包括买菜洗菜,然后想尽方法地按时下班,照理孩子,打点家务。这点,婆婆都是能感受到的。
刚开始,先生还是跟以往一样,继续分担着属于他的那份家务活儿,但每次做家务的时候,婆婆总是会抢过先生手中的活,对先生说,上班已经很累了,下了班就休息一下吧。渐渐地,先生重又习惯了以前在老家时的生活,只是在周末的时候,还能帮衬着一起打扫打扫卫生。其实,说句心里话,每次婆婆劝先生休息的时候,我都很嫉妒:我也刚下班啊,我也很累啊,但我不是也在干着家务嘛。
同样,在照顾扬扬方面,先生作为父亲的责任更多的体现在下了班带扬扬到小区草坪上走走,周末要是碰上个好天气的话,载扬扬去公园游玩,晚上睡觉前负责把扬扬的奶瓶洗干净、水壶灌满水,然后和着奶粉罐一起摆在我们的床前,在我们手忙脚乱的时候,也会帮衬着洗洗扬扬的衣服。除此之外,扬扬喝多少量的奶粉,吃什么饭菜,穿多大码的衣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等等,先生都知之甚少。
男人么,比较粗心,先生能为扬扬做到这些,已经算是称职的了。只是让我很不满意的是,晚上,先生总爱把着电脑神游一番,美其名曰为了工作,而这却弄得扬扬每每都要凑热闹,键盘上好几个按钮都已经被小姑娘给扒下来了。对此,我不止一次地要求先生放下手中的电脑,和我们一起陪着扬扬玩会儿。但先生总是口中应着,手却照旧敲打着键盘。
前天晚上,为了惩罚先生,我不得不扔下扬扬,自顾自地回房间睡觉。期间,先生三次抱着扬扬走到我跟前,对着扬扬说:扬扬是不是要妈妈?妈妈在睡觉,不要扬扬了。对先生再而三的“挑拨离间”,我都狠下心来充耳不闻,直到扬扬睡着了,我才起身给扬扬铺床更衣。第二天一早,先生告诉我,昨晚和扬扬一起躺在沙发上的感觉真好。
白天,我和先生一起带着扬扬去居委会领世博大礼包。路上,我让先生抱着扬扬,然后让先生跟扬扬说:扬扬,趴在老爸的肩膀上,抱着老爸的脖子。小姑娘很听话,小脸蛋趴在先生的左肩上,两手紧紧地拽着先生的脖子,双脚勾住先生的腰。我问先生:感觉好吗?先生说:感觉好幸福。我笑了笑,说:如果你能为扬扬付出的更多一些,那么你做父亲的感觉会更好。
晚上,我和先生聊起了表嫂(我姨妈的媳妇)的聪明能干。我说,当初表嫂担心老人宠坏了孩子,居然辞了职亲自在家带孩子,孩子的优秀,倾注了表嫂全部的心血。说到这时,一直沉默的婆婆突然开口,说:“我本不愿多说些什么,但今天你们既然提到这个话题了,那我就要说说清楚。”
婆婆严肃的开场白吓我一跳,以为自己又说错什么话儿了。哪知婆婆接着说:“养育孩子本应该是母亲的责任,我儿子从小到大,从吃喝拉撒到学习工作,他爸爸没操过一份心……”
我很惊讶,也有些生气。我知道婆婆要说些什么,在孩子的养育上,公公有些不负责任,其实这是不对的,婆婆不能把这个‘不对’当成‘对的’来教导我。养育孩子是父母应当一起承担的责任。当然,父亲比较粗心,母亲相对细心些,孩子的吃喝拉撒,母亲承担的多一些,并不过分,但这不能成为父亲不承担养育责任的理由。
但婆婆的解释让我更加生气,婆婆说,大的方面,父亲要一起承担,至于细节方面,应该由母亲负责。对于婆婆的解释,我很想再问一句,婆婆指的“大的方面”是什么?孩子的性格、习惯、秉性都是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来养成的,生活中的细节决定了孩子朝什么方向成长,这就是所谓的养育。如果照婆婆的说法,父亲只需承担“大的方面”,那么这将是一句空话。
很多父亲都抱怨,孩子为什么只跟妈妈亲?其实,这要问父亲本人,他为孩子付出了多少?确实,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确实要作出很大的牺牲,但这种牺牲是有回报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爱,这正如先生所言,扬扬抱着他的感觉真好。这就是回报!
时代变了,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也变了,她们不再围着丈夫、孩子转了,她们有自己的理想、事业需要奋斗和实现,这不是“变坏”,而是变得更加美好了,事实上,很多父亲也愿意被“家庭主妇”化,充当起原本属于女性的角色。我的几个同事,每次聊起自己在家怎么照料小孩,太太怎么不管事的时候,那真是一脸的幸福啊,这说明,为了家庭和孩子,男人们从骨子里还是非常愿意成为“小男人”的。
其实,我真的非常希望婆婆能明白:您的儿子长大了,成家了,立业了,也当父亲了,不再是个孩子,不再需要您像照顾小孩那样照顾他了,相反,他应该保护您、爱护您,就跟顶梁柱那样成为我们全家人的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