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崧
旅行中的笔记本
2009年10月份我去尼泊尔,途经西藏在拉萨晃悠了一个多星期。
在无所事事的那几天里,我去过几次一家叫“风转”的咖啡店。除了喝咖啡,还为了在那里蹭书看。
这家咖啡店是一个泰国的瘦子和一个香港的胖子合开的。胖子阿刚(他大概更喜欢人家叫他“薯伯伯”)和瘦子小平是两位猛人,从泰国骑自行车一路翻山越岭地来到拉萨,可能是累得要命实在不想再站起来了,就地开了间可爱的小咖啡馆。阿刚将他们的旅行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风转西藏——我在拉萨卖咖啡》。
我在咖啡馆的主要活动就是喝着咖啡,坐在台阶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一边“嘿嘿嘿嘿”笑个不停。写旅行的书很多,可惜写得有趣的不算很多,阿刚的这本算是。
旅行是跳脱平常生活的意外和插曲,对当事人一定是难忘的,可是落到纸上,对旁人却未必有吸引力。我看过不少关于旅行的文字,大部分充斥着重复着大量小资专用形容词,即便是自己真实的感受也让人觉得虚假,且不说有许多描述本身的真实性就有可疑,像是强行捏造出来的一样。看得多了,令我对某些词汇——比如“感悟”——深感疲惫。
旅行是关于风景、关于经历、关于邂逅、关于梦想的美好的事,如实描述已经足够。诚实与否读者看得出来,比如阿刚的这本。
在作者的店里捧着作者的书看得直笑,好像可以归为拍马屁的一种。然本人是内心羞涩之人,笑也是背着老板偷笑,跟阿刚的对话仅限于客人和老板得一般会话,因此算不得是“认识”。而且每次跟阿刚说话我的心思没在说什么上,而是在心里暗暗疑问:一个靠着自己的人力从泰国来到拉萨的人,怎么会居然仍是一头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