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相机,大自由
(2009-11-02 16:50:56)分类: 一次前路未知的旅行 |
■我终于迈过单反的门槛了,终于想明白我这号人用单反是纯粹的浪费(谢谢你们啊哈佛与耶鲁,谢谢你们经年累月的连续打击),现在改成一只小小的佳能G7,别在腰间走哪儿都带着,再不用觉得相机是个累赘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我很容易混在人堆里,可以不被当做普通游客警惕起来。
■加都是个那么有趣的地方,走到哪里都会看到些有趣的事情,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掏相机速度。终有一天,我的掏相机速度会跟牛仔们掏枪一样快。我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开展一个掏相机比赛,比比看谁出手的速度比较快比较潇洒。我正在抓紧练习。下面是一些练习成果。
一座小佛塔边几个孩子在喂鸽子,正玩得不亦乐乎。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交通警察的反光背心也能做当作广告位出售,只是好像位置小了点。真要想看清楚,估计警察弟兄会被吓一跳。吓警察一跳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后果可大可小。我拍下面那张特写时,虽然已经很注意很迅速,这哥们还是吓了一跳。
■这俩是在街边干活的工人,左边那个以仰卧起坐姿势猛拽一根铁链,前面的砂轮就猛转。砂轮转起来干嘛呢?是为了让右边那边——磨刀!这已经有点那个换灯泡的神韵。听说过换个电灯泡要五个人那个故事没?就是上面一个人拿着灯泡对着灯头、下面四个人抬着桌子转圈帮灯泡旋上那个?
这张照片有点问题的是,前面已经摁过几下快门,左边的兄弟动作太快,虚得厉害。等他停下来,是因为他发现我在拍照,就从对面看过来看过来。不不,他没有不高兴,这个画面之后,他给我一个灿烂微笑。尼泊尔人民万岁!中尼友谊万岁!
■路过一个报摊,看到这个标题很有意思,喜欢得紧,拎起来就给了一张。
■小相机的好处这次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去洗衣店取衣服的路上,在泰米尔的街区遇到一场街头派对,顺着音乐找进去,一大帮群众正在载歌载舞。把机器举过头顶拍了几张,接着一头扎进去与民同乐,跟着个尼泊尔师父跳了一个多小时、一身的臭汗。要是带着个单反,那就麻烦死了。对了,尼泊尔音乐真好听。
■美女,还有美女,当然了。这个姑娘在杜巴广场上摆摊卖花,不专心做生意,跟几个小伙伴有说有笑,不停地踱步,没一刻消停。当时已近黄昏,光线快不行了,我拍了快有30张才找到一张稍微过得去的。就这,她还没发现。
■新浪博客一次只给上8张照片。这是最后一张。在帕坦杜巴广场的那个下午,从帕坦博物馆三楼的窗户望出去,有个老外给自己找了个舒服的角落正在看书。我也想去把那个地方占上,可是他老不走老不走,我只好去喝咖啡了。
■我拍的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觉得什么有意思,就给它来一下。要看真正好看的照片,还得是看庄黄的作品。他们有一张巴德岗卖菜姑娘的照片,登在《旅行者》今年的8月号上,让我看得好不动心。我愿意为她再去一次巴德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