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们旅行:7.11.  然乌—波密—通麦—鲁朗

(2009-09-04 16:12:56)
分类: 当我们旅行:2009

■早起,在院子里看到一辆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能看到“走进西藏”字样的车。川藏路上这种拼命想引起别人注意的人和车多得发指,全都挂着一脸“来呀,来问问我有多牛逼呀!”的表情走来走去。

 

■又在老头的店里吃早饭。野鬼和涛涛发现在这里边吃早饭边流口水的还不止是他们俩,还有几个隔壁兵站的小兵。

 

■这次再从然乌出发,是走回正道往拉萨去了。路过米堆冰川,发现成都出来第一天遇到的一支自行车队也在这里。涛涛很自来熟地冲上去跟人合影。后来他说,要不是觉得太不要脸了,他还想把人家的自行车和全副行头通通借来穿戴好拍张照。我说——哦原来你也知道那太不要脸了呀?!

 

■对了,那位赏脸跟涛涛合影的自行车勇士还是个女生。真是条汉子啊!

当我们旅行:7.11. <wbr> <wbr>然乌—波密—通麦—鲁朗

 

■出然乌的一段路很好走,几乎都快让我们忘记昨天的苦难。西藏公路上的一景是隔三差五经过的牛头4500车队,闪着灯鸣着笛,雄纠纠气昂昂地冲来冲去。我们不断地感叹——做公家人真威风啊!有公家报销油钱真好啊!

 

■关于中午停在哪里吃饭车上又起了争议,有的说要到波密,有的说要到扎木,不可开交。最后发现,原来波密也叫扎木,波密就是扎木,扎木镇是波密县的政府所在地。一开始我们就怀疑这是一支智商无限接近于零的队伍,现在终于得到证实。要知道,在车上争吵的人,全体都是以前走过这条线的!

 

■我们一车人沿途躲来躲去就是不肯吃藏餐(大家纷纷表示上一次就已经吃够了),一路上吃的基本都是川菜。有赖于到处都能扎根发芽的勤劳的四川人民,川菜这一路哪里都不缺。可是吃得也实在太多了点,所以到扎木看到有一家清真馆子做手抓羊肉我们就冲了进去。

 

■点完菜我走到门外去接了个电话,回来发现桌上有只空盘子,问大家这是什么,三个男人表情无赖地回答说:哦,这曾经是手抓羊肉,现在是只盘子。

 

■在老董的指挥下,我们饭后走一条岔道向岗乡出发。我在某个岔口没看清路牌就顺着路拐了弯,老董大声报警。回头去一看,果然走错了,我开上了去往墨脱的公路。

 

■看着岔口指向墨脱的路牌,我们集体发了一秒钟愣。

 

■岗乡是一片森林,据说“林木生长速度、持续生长期和单位蓄积量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林,尤以云杉为突出”。路不太好走,但确实值得走,因为——路上会走进仙境里去。

当我们旅行:7.11. <wbr> <wbr>然乌—波密—通麦—鲁朗

 

■车子停在公路消失的地方,我们往森林深处步行。走着走着发现一个护林人的木屋,屋前是一片开阔的田地,傍着一面湖水。涛涛开始憧憬在此地住下会是一种怎样的幸福生活。后来想想淘宝可能不肯给他送货,就拉倒了。

 

■原以为从波密往拉萨去路况会更好,结果迎接我们的又是一条尘烟漫天的便道,好不容易回到公路上,又有一大段路被山洪冲毁,武警工程兵正在抢修。值守在路口管制交通的武警看看我们威武雄壮的座驾,挥手让我们通过,留下一堆小车无可奈何地继续等待。这个时候野鬼一定得意坏了。

当我们旅行:7.11. <wbr> <wbr>然乌—波密—通麦—鲁朗

看啊!波涛汹涌的公路!

 

■优秀司机老董值班时我们通过通麦天险。通麦段的公路特别窄,公路两侧都是悬崖,一边是向上的悬崖,另一边是向下往奔腾咆哮的雅鲁藏布江而去的悬崖。会车对司机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一路上往来的卡车司机也许是全世界最牛叉的司机。在某处特别窄小的通道会车时,老董把车尽量缩进路边去。我下来引导迎面来的卡车,问大车上的司机我们的车这么停有问题没有,有个司机反问我:这怎么会有问题?!

当我们旅行:7.11. <wbr> <wbr>然乌—波密—通麦—鲁朗

 

■依照涛涛的要求,今天的终点是鲁朗。鲁朗有名的是这里的石锅鸡,老董涛涛又找去05年吃过的那一家,仗着是老客人要求人家打折。也是该打折,05年才80的一只鸡,今天已然变200!

 

■昨夜的美女果然也在鲁朗。不仅在,还被涛涛找来一起喝酒了。不仅来喝酒了,还带了一个美女来一起共饮。于是就二锅头。于是我和老董就喝大了。

 

■也没到一塌糊涂的地步,我们都还没吐,都还能自己上楼。倒在床上的时候,我觉得床板不停地打晃,就对老董说:地震了。老董说:嗯,没错。涛涛说:他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