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火车票“独家专营”是铁路改革的拦路虎(经济评论)
洪维
7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尽管中央政府一再强调“没有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并将“向市场放权”和“结构调整”作为释放经济增长活力的路径。但高层还肯定了铁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铁路建设不仅会带动相关站点建设,也会带动辅助公路建设,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此外,铁路建设还能够消化部分过剩产能,如钢铁、水泥等。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方案将用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解决铁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用保证最低收益的模式吸引投资人。但即使即使建议可能有助拓宽铁路建设的资金来源,其实际的成效也很有限。根据有关条例,基金不能明确保证最低回报,而没有最低回报保证,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兴趣将会锐减。而如有保证回报,这实际变相是一个贷款,将不会改善中铁总高债务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5月份国务院在《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就开始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
根据以上意见,这次改革方案将主要是解决“铁路债务怎么办,铁路运营怎么办和未来铁路建设怎么办”三大问题。具体可能包括:如何区分公益性铁路和经营性铁路,对公益性铁路如何补偿;原铁道部形成的债务如何对待;社会资本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如何获得话语权;铁路线路如何经营、核算,社会资本的收益保障机制等;从而理顺铁路投融资体制。
然而,随着铁路总公司的挂牌,研究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会否打开票务销售的“铁板一块”值得期待。虽然铁道部拆分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但铁路的实际经营者,仍然只有一家。铁路经营的“一统天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火车票网上订票的“独家专营”。
去年,携程、京东等电商网站曾试水火车票网购业务,但铁路部门随即表态,未授权其他网站开展火车票发售业务。电商相关业务随之停止。值得关注的是,携程网近日又重启了火车票网络预订业务,这被视作一个试探性的举动。
据介绍,代购火车票,同时可以极大地拉动酒店预订、自助游、特色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业务。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672.9亿元,较2010年的1037.4亿增长了61.3%。另一则数据显示,2011年火车票的年出行人次达19亿,用户规模等于再造一个旅游市场。
不过,有分析认为,铁道部不放开售票资质有更深层次的体制因素。按照财政部规定,铁道部作为国家全额拨款单位,全部客票销售收入必须上缴国库。事实上,建国以来铁路客运从未实现扭亏,所以铁道部也乐于把客票收入全部上缴国库,以及时得到国家财政补贴。
无论是铁老大的垄断做派作祟,或是统一管理所需,抑或利益驱使……不管出于何种理由:短期内,铁道部不会开放网络售票资质。
而更多的分析却认为,12306作为铁路总公司直属网站,独享网络火车票销售特权。据铁道部通报,仅1月9日一天,点击量就超过了14亿次,自2011年6月1日正式上线,不足一年的时间,按照流量计算已成为中国第11大电商网站,也正因为此,铁道部官员曾公开表示,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目前估值达100亿,商业前景可观。人们猜测,铁道部收紧网络售票这一市场,迟迟不肯开放代售资质,背后的因素还是不舍得这块“香馍馍”!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铁道部并不是单纯的营利性企业,除了营利,其更重要的使命是公益服务。
综上所述,铁路总公司直属网站,独享网络火车票销售特权,不舍得这块“香馍馍”,在市场经济中是大忌,没有合作就没有市场。无论是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还是火车票销售,都是为了加快中国铁路发展,而火车票销售改革,是铁路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铁路体制改革的诚意体现,而火车票销售改革的意义,就是让中国人看到铁路市场的隆隆声,只有如此,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才能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