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房企以价换量势不可当 房价或大反弹
(2012-03-29 20:15:47)
标签:
杂谈 |
洪维:房企以价换量势不可当 房价或大反弹
2012年03月22日 10:40
来源:凤凰网房产 作者:刘莉丽
2011年度龙头上市房企纷纷报喜,甚至有的房企上半年业绩超2010年全年,让我们看看上市房企上半年的半年报业绩如何,凤凰网房产第一时间对洪维进行了电话连线,他认为上市房企业绩增加了并不是说2011年增加了,它有可能是把一些利润,就是在上市公司它有一些利润,比方我2010年很好,但是我把这些利润有可我有一部分滩到2011年,它为了让2011年的业绩也挺不错的。
因为在2011年已经调控了,我觉得它有可能把2010年的一些利润放到2011年了,比如说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来回报了,或者是往年,这是一种可能。在数字上或者在财务上做一些匀数,这是一种可能。
再一种就是2011年的前期,刚开始他的营销确实不错,在这种情况,它顺势,它2011年下半年可能更严厉了,它可能借着营销的势头可能还是不错的,因为前期在这种越调控涨幅越大的情况下,开发商或者是炒房的,他们看到了多少年了,都是越调控越涨,那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上半年在他们宣传推广下来,可能营销效果还挺好的,因为人们都不相信这种调控能起到效果,那么人们依旧在买房。那么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
我觉得就像前端时间媒体上称的,他们现在都进入了翻盘的还债,他们的债务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了。现在作为房地产企业可能就要以价换量已经势不可当。现在这种情况一方面要还债,一方面“五一”营销马上就要来了。
那么我觉得以价换量这个是势不可当的,再说就是现在有一些经济学家,说今年房价必涨,那么我认为说这个话,实际上可能房地产考虑通过以价换量以后,随着成交,如果现在再加上现在首套房贷优惠的出台,会不会出现配合通过一家房地产和政策微调,或形成一种房价大幅度反弹的局势,那么我觉得包括这样的经济学家,或者包括房地产商来说,他们就有这样的幻想。
凤凰网:那房价到底会不会回暖呢?一线城市房价大概能下降多少比较合理呢?
洪维:我觉得主要是应该房价回暖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今年温总理讲的是回归合理房价,按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就是六年的家庭收入应该就可以买到房子。当然了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收入不一样,他们的结算,网友也觉得说是各地不同的房价。但是我认为这里主要从温总理讲话,他从前期谈了若干次的房价,为什么这一次温总理要谈合理回归房价,我觉得这也是国家的了,它在政策上实际上是一种递增,或者说是阶梯性的,就是引导。为什么以前温总理不体合理化房价,现在提了呢?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明确信号,就是我们调控就是要做到这种。那么中央或者是这届政府,不愿意看到房价大跌,因为在这之前一线降幅已经大了,但是二三线城市的降幅仍然不大,仍然没有实现普跌,所以我觉得恐怕普跌了这也是一个局势。
洪维:他说要跌到50%,但是他们只是说这个也可能只是平均跌幅,因为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它们的收入或者说它们房地产的环境、购地的费用不一样,所以当然不会说是个个都跌成这样的,他一定是平均来说的。我觉得这样的话可能就更合理一些。
凤凰网:你看房企的现在的状况,它会调整的融资渠道吗?
洪维:融资渠道这方面我觉得它以前就有,那么现在它想调整,但是现在不是它能调整的问题,而是市场来调整它。你比方说,一个融资或者一个银行,或者是他们的按揭,或者是这种预售款,但是像预售款如果国家不加治理,可能这种政策的微调,更大的可能就是房地产国家也应该治理了。包括你们凤凰网的星河湾,这样著名的企业造出来的房子有这么大的质量缺陷,包括万科的毒地板。
洪维:那么说微调房地产调控,不仅仅是在调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现在人们一说房地产调控好像以为是在调控房价,其实房价并不是调控的目标和标准,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说房地产真正的健康了,房地产要健康了,它就跟别的企业一样,我也是在做生意,我这个利润绝对不是暴利,绝对是10%或者5%,或者说跟别的其他的行业稍微高一点,但是你不应该暴利的。所以暴利的情况它才不正常、不健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才要来调整,那么房地产将来一定是伤筋动骨的事情,但是它这种病态要抓,要治好。再一个我认为像中国的房地产它本身也是政府设施,那么我觉得我们更多我们要看十八大,十八大如果改革,我们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继续有大幅度的推进,那么我觉得房地产也是有大幅度的推进。
凤凰网:还有在在房企调整转型上怎么看?就是现在很多房企都转到小户型了吗?
洪维:对,但是小户型跟咱们以前不一样,现在人们都不提70、90,是吧?
洪维:实际上,中国人好面子,一栋就要120个平方,我觉得70、90可能更适合中国人。这样的话调整房地产转型,中国的房地产主要是有文化和有智慧的房地产企业太少了,现在实际上他们的营销手段,包括一些推广方式,实际上都充满了一些奸商的感觉,他们都欺诈,按揭、预付并不能按市场来的。因为一个消费者去房企、开发商那里买,那就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你看看房子,把你往里套里头,让你不知不觉的钻进去,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因为真正的市场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或者就是我没有办法讨价还价,但至少我可以和你平等的探讨一些问题,但是现在的房地产,我觉得以前肯定不是,现在市场在发生向买方市场每年,可能有一些变化,像这些都有一些改变。再一个,像星河湾这样的企业他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他们并没有想到把它们的企业做成百年品牌,包括星河湾做慈善也是为了营销。为了卖房子,而没有真正把慈善做成一种慈善,慈善就是慈善,你看他们捐了一笔钱,报纸上就要做广告,说明我捐了多少钱?它就没有把一个企业的质量或者一个信誉,当成一个企业的持久的生命力,只不过想把这个房子我怎么把这个价钱卖得更高,这才是他做的事情。
凤凰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房企现在拿不到地,就是加速了它的出局,或者是转向了二三线城市谋生发展,那您看房地产普遍会降价求生吗?
洪维:应该说在这种情况下,房企全国性的洗盘是不可避免的。降价求生是它的一种方式,那么还有个别的一些企业它说实在的,到现在可以看出来,虽然说它现在现金流或者很紧张或者要还债了,但是个别的企业它们手里头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它还仍然可以抗,而且还在抗,还幻想着我这个地方我现在抗过去,兴许我还能挣大钱。因为有这样的例子,它眼睁睁的看着上一波调控中个别的企业先降价了,没想到,到后面就越调越高,先降价的吃亏了。但是这种情况个别企业只不过是小部分的,它还在抗。当然也不排除,有一家企业确实是在市中心,确实那个地段是不可复制的,确实应该可以卖高价,或者它前期投入也很大,它一直在等,这种可能性也有。但是房地产要转型,包括前面有的房地产卖酒,我觉得主要是商业地产,但是商业地产也是一种开发方向,包括养老地产,我觉得这些偶然一种发展趋势。但是我觉得一个房地产企业在当前中国调控环境中,它一定要有文化含量,一定要有中国的智慧在里面。那么这个企业它还有中国的传统商德,就是商业道德。有这三点,我觉得这个企业无论是转型,或者继续搞房地产,再加上它有一定的资金支持,那么我觉得它可能会欲火重生,在这种调控过后,在这个市场越来越健康的情况下,这家企业就会脱颖而出,在这里面它就是新的有发展的企业。(文/刘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