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发烧,房市路在何方?(地产评论)
洪维
房价越涨越高、面积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多,刚需越住越远,这样的发展趋向距离杭州老百姓购房的主流需求似乎越来越远了。透过狂热的楼市,人们不禁深思:楼市的火热,还能燃烧多久?是时候了,杭州楼市需要“冷一冷”了,理性、稳定、持续发展才是杭州楼市健康长久发展的根基。(浙江日报2009年10月29日)
房博会历来是杭州房市发展的风向标。浙江省第十六届房博会更如一股热风,吹皱了本已不平静的西湖水。“无房可售”、“房价高涨”,成了本次房博会的最新代名词。那么本次房博会之后,杭州房市又将何去何从呢?
不仅仅是杭州房市何去何从?中国房市又将何去何从?中国的开发商真的很为难,在国人的诅咒中赚得票子越来越多,数得双手发软抽筋,同时,还得提心吊胆的察言观色,别是一不小心政策变了。
香港《大公报》27日刊文《中国楼市走进“死胡同”?》说,由于楼市的持续好转,去年还在资金困境中挣扎的中国地产商,现在似乎已经缓过气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面临两难。分析人士指,方向不变,但微调在所难免。摆脱资金之虞的地产企业,寻找新的土地储备已成当务之急,而近期不少开发商确实已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
分析人士表示,先上市圈钱、再高价拿地,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对这轮圈地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受限制地囤积土地,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行业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还会危及国家金融与经济安全。自9月份以来,“地王”频出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9月10日,以总价70.06亿元拍下一块14.2108万平方米的上海土地,中海地产由此成为真正的全国“地王”。比起此前北京广渠路40亿元诞生的“地王”,时间刚刚过去不到三个月。
而十一楼市冷清了几天之后,就像大家之前预测的,在没有政策出台的前提下,楼市温度迅速回升。如在北京五环内,一手房市场的房价对成交量根本不再理会,自行强势飙升,甚至涨得开发商都有点“怕”了。
经济学者认为,从一个国家来看,房地产沉淀的社会资金越多,对其他领域的发展越不利,没有一个国家因房地产发达而成为世界强国。从一个企业来看,沉迷在房地产就会丧失斗志,荒废主业。 靠非理性疯狂拉高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并可能使整体经济和社会受害,最终榨干社会财富。
对此,洪维深信不疑。走进胡同的房市,要走出一片新天地,需要“冷一冷”了,理性、稳定、持续发展才是中国房地产业健康长久发展的根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