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盛鼎”回不了家折射兰州人思想落后 (西部随想
(2009-08-21 09:36:36)
标签:
奥运随想设计者盛鼎兰州杂谈 |
“奥运盛鼎”回不了家折射兰州人思想落后 (西部随想)
洪 维
2007年10月,由甘肃省人民政府赠送给北京奥组委的“奥运盛鼎”在北京朝阳公园揭幕。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到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国都在这座盛鼎上镌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标志。如今,融合了奥运文化的“奥运盛鼎”依然屹立在北京,而其“孪生”鼎却因“盘缠”不足,还徘徊在漫漫无期的回家路上。(科技鑫报2009年8月21日)
“奥运盛鼎” 之副鼎因无力支付运费,回不了兰州老家。企业出高价钱,主人被兰州情结“盘缠”, 婉言谢绝,不得已让媒体呼吁,请带我们家乡的“奥运盛鼎” 回家,回得了么,不得而知。
做为兰州人,“奥运盛鼎” 的确让兰州乃至甘肃地方人士自豪。毕竟中国北京奥运会,就此一届,“奥运盛鼎” 就此一鼎。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此鼎“奥运盛鼎” 之副鼎,本地娘不疼爹不爱的,颇有些人走茶凉的凄惨景况。
当初6年的设计制造过程,让设计者几乎倾家荡产,兰州市政府支持100万元,才使得
“奥运盛鼎” 面世,如今,奥运会都结束一年了,市上领导批示都一年多了,“奥运盛鼎” 回家,仍然长路漫漫、遥遥无期。但设计者抱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的想让“奥运盛鼎” 回家,屹立兰州。
“奥运盛鼎”诞生在中华文明千载难逢的伟大文化转型期,汇中华传统文化结晶、中华民族之风骨和人类现代文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于一体。也是一个宣传载体,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意义,十分难得。
在面对“奥运盛鼎” 回家的过程中,笔者看到的是兰州人落后的原委,不自信、认死理。“奥运盛鼎” 即然是宝贝,即然无钱运回盛鼎,买出去又何妨,一是可以解决设计者本人生活贫穷的困境,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智,为祖国做贡献。二是“奥运盛鼎” 落户国内何地,不都是在中华的国土上么。三是该设计者转换一下思维,即然兰州不重视,谁重视“奥运盛鼎”, 就去哪里,此“奥运盛鼎”才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