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根时代与草根技术

(2011-03-14 11:38:28)
标签:

草根

it

分类: 网络

文/康亮

“草根”,维基上说其意译自英文grassroots,一般释义为:农业区、基层、基础等,也可以引申至普通民众阶层等。人们之所以会选择草根一词作为普通大众的代名词,一般认为因野草虽平凡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棵草就像一个普通的人,其力量极其有限,但无数的草就像无数的人一样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人们认为野草有着民众的精神,它有人性弱点,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强大的生命力及独立性,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现代社会的草根意识和草根文化得以旺盛而恣意的生长和发展。法国哲学家福柯曾经说过:话语即权力,但是他却没有指出如何去获得话语权,以至于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面不无揶揄的写到:“这话应该倒过来讲,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指有人不遵守公共道德),你要给人讲五讲四美,最好是带上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还不大够用,最好穿上一身警服”。王小波生活在上世纪80、90年代,互联网还不普及。他没有想到在身后10多年后,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落,以Blog、Wiki作为典型代表的Web2.0应用给普通大众一个平等展示自己思想、知识、经验、感情和各种才艺的平台。不经意之间,通过互联网,草根们获得了话语权。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技术本身,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那就是给了草根们话语权的互联网本身也是由“草根技术”来组成的。而所谓的“草根技术”,其特征就像“草根”的定义:很平凡但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的、执着的发展成长,直至成为IT界的主流技术。著名的草根技术包括以太网、IP协议、工业标准架构服务器、开源软件等等。

当年以太网作为一种局域网技术诞生时,很多专家认为在理论上令牌环网要比以太网优越,甚至有人认为“以太网不适合在理论中研究,只适合在实际中应用”,这也许只是句玩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个技术观点:网络中实际的数据流特性与人们在局域网普及之前的估计不同,而正是因为以太网简单的结构才使局域网得以普及。几十年风雨过来,以太网不仅在局域网领域打败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FDDI和ARCNET,并且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新一代数据中心三网合一(通信/存储/计算)和运营网三网合一(数据/语音/视频)中锋芒毕露,大有睥睨天下、一统江湖的之势,以太网技术也由一个草根技术发展成为精品技术。

IP和ATM协议之战已经尘埃落定,但10年前就宽带骨干网用ATM技术还是IP技术进行了一场大辩论。IP技术由民间组织IETF主导,几乎没有电信血统,其尽力而为和无为而治的理念很难被电信官僚们接受;而面向连接的ATM技术由于能够满足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在网络质量上的要求被大量的采用,但是后来事实证明,IP简洁的技术体系能以较低的成本先解决宽带网最重要的需求——带宽,然后再解决Anything over IP技术问题,从而使得IP能够以曲线救国包抄迂回的方式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有人说,ATM技术理念超过IP,但是IP的思维理念胜过ATM。那什么又是IP的思维理念呢,我认为就是草根精神吧。

让我们给“成功”的“草根技术”定个义吧:开始平凡,但是抓住问题本质,首先解决自我生存问题;拒绝平庸,不断完善和发展,解决扩展问题,最终成为某个领域的主流技术。草根技术成就了互联网,互联网成就了草根时代。是科技成就了人文,还是人文成就了科技?是偶然还是必然?可能没有人能说清楚。当年孔子哀叹“礼崩乐坏”,接着中国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光辉时代。同样有人说现在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是我总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虚拟园区网”专题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道至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