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管理是平的

(2009-09-10 19:09:00)
标签:

it管理

商业智能

融合

管理中间件

it

分类: 管理

文/王斌

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IT管理是平的,多厂商、不同区域的异构系统可以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协作,共享资源,满足企业业务系统的各种动态业务变化要求;通过商业智能的深度挖掘,IT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无比丰富的决策支持,IT不再是成本的中心,而是利润的源泉。融合、中间件、商业智能将成为IT管理系统的必然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在经历了近30年的风起云涌的建设后,IT进入了成熟期,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元素,ERP、CRM、OA、电子商务以及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承载在网络、服务器、存储、语音、视频以及安全设备这些IT基础设施上,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率和客户的利益,需要有效的管理运维手段进行保障,IT管理软件由此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存储管理系统、应用管理系统、桌面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企业IT管理中。

这些面向功能的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各自领域中的IT问题,保证核心业务系统的正常运维,但由于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一旦企业IT设施发生变化或用户核心业务进行调整,往往很难适应;而且容易出现管理冗余,增加了IT管理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而当今企业信息化面对着多种因素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组织部门的整合会造成IT基础设施的不断变化;来自政府、行业部门的强制法规,需要企业补充新的设施和管理系统;来自企业外部的新型网络攻击,内部网络的P2P/IM的滥用、垃圾邮件的防御也需要部署新的安全设施和管理软件进行应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孤岛在出现,IT维护成本不断增加。

归根结底,IT管理系统为企业核心业务系统服务,企业需要融合的、自适应的、低维护成本的管理系统,持续保证企业业务系统的有效运维;在此基础上IT管理系统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不仅解决技术问题,更能辅助业务,支持决策,实现IT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

 

一、融合是IT管理的必然

企业要发展,IT基础设施和用户业务的动态变化和调整是难以避免的,同样多厂商的管理系统共存的模式也是无法改变的现实,IT管理系统如何自适应IT设施和用户核心业务系统的动态变化,一直困扰着企业IT人员,解决问题的方案是融合。

IT管理需要融合各基础设施,通过资源的虚拟化,自适应资源调配,IT管理人员可以在一个交互平台上了解到IT的各个资源的拓扑部署和状态信息,清楚的看到网络设备、语音设备、视频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PC等资源状况,通过SOA服务接口和相关性分析,形成各个业务元素的关联关系,快速定位问题根因及时进行问题的处理。遇到语音的话路质量故障时可以了解到故障的根源是由于上行的路由器的带宽保障不够,通过业务部署模块可以快速进行调整;遇到交换机接口故障,可以分析出下行的服务器、存储、语音等相关设备的影响情况,确定响应的级别。

同样,通过资源虚拟化和自适应手段,可以将基础设施资源与用户资源融合起来,控制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采用合适的行为,获得合适的IT资源。利用SOA的服务接口和智能调配系统,IT管理系统可以与企业业务系统进行关联,自适应调整网络带宽和优先级,满足关键业务的资源保证,让僵硬的IT设施活起来。

IT管理融合的基础是资源的虚拟化,屏蔽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以及用户资源的差异,并通过满足SOA架构的业务中间件系统进行组装和服务发布,形成分布式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为企业业务系统提供智能的服务。

 

二、IT管理中间件是企业业务系统和IT基础设施的枢纽

IT管理中间件与传统意义的中间件不同,是面向IT管理的具有SOA架构的一类应用服务软件,如网络管理中间件、安全管理中间件、语音管理中间件、服务应用管理中间件等。IT管理中间件位于IT基础设施和企业业务系统之间,是IT管理融合的保证,各中间件系统底层获取虚拟化的资源,并进行相应业务的计算和处理,对企业业务系统和其他服务系统通过SOA接口进行发布,满足联动、资源调配和智能分析的服务要求。

中间件系统需要适应动态的IT资源变化,支持随需而变,满足开放性、演变性、分布性、自治性和异构性要求,这样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自治的、多厂商的异构系统可以有效的共存,并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适应IT应用的发展与变化。

IT管理中间件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一是基础构架平台,基于SOA架构,满足开放和融合的业务要求;二是服务总线,其作用是屏蔽各种异构操作系统,在物理位置透明的情况下实现异地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互访,将分布在异地的对象代理和服务实体连接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异地的对象访问;三是应用业务处理和门户展示,独立进行业务实体的处理和基于Web2.0的界面功能展示;四是服务接口,封装自治业务进行SOA接口的发布。

IT管理中间件作为企业业务系统和IT基础设施的枢纽,是IT融合管理价值的体现,一方面适应了IT资源和业务系统动态变化要求,通过智能自适应的手段将IT设施管好,保障核心业务的有效运转;同时,通过开放的体系架构,可以满足异构系统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要求,实现IT的价值提升。

 

三、商业智能是提升IT管理价值的强大武器

IT管理系统为了更好的产生合力,提升IT管理价值,成为帮助企业做出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必须全面的融入BI商业智能技术,将多种独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啤酒加尿布”的效果。

IT商业智能的技术体系一般由数据仓库、OLAP以及数据挖掘三部分组成,数据仓库是面向各管理业务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它是商业智能的基础,通过数据仓库可以生成许多基本的报表数据,并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源,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OLAP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快速、灵活地进行大数据量的复杂查询处理,并且以直观而易懂的形式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决策人员,帮助他们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正确进行决策。数据挖掘是进一步的决策支持过程,利用模糊理论、人工智能、数理统计、神经网络等技术,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原有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预测客户的行为,帮助企业的决策者调整策略、减少风险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利用IT管理商业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状况分析,例如通过对企业800电话跟踪,了解接听电话的数量、趋势、客户类型、产品类型、严重等级等信息并与产品的销售、供应等多纬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类统计,形成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量化信息,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形成决策信息,如重点客户回访,产品回测等。

利用IT商业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IT服务水平分析,通过对平均无故障时间、故障解决时间、总的故障数以及投入数量、运维人员数目、故障设备类型、故障设备厂商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企业的整体的服务质量分析量化情况,通过指标分析、趋势分析和根因分析等进行决策,例如更换设备、人员培训、客户安抚等。

此外,利用IT商业智能还可以进行可盈利分析、绩效分析、成本分析、信用等级评定以及异常处理等,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营业务、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