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691fa044x8c535bb39cb2&690
天才太极院连接网址:
http://www.tiancaitaiji.net/
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百花园中耀眼的奇葩,起源于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北靠太行,南临黄河,古时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懿的故乡。陈家沟就坐落在温县城东十华里的清风岭上,是仅有三百多户的小村庄,六百年前叫常阳村。
据温县县志记载:明洪武初年(1368),因元铁木耳守怀庆(行政区域,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有“怀府八县”之称,包括河内县、济源县、孟县、温县、武陟县、修武县、原武县、阳武县,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及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区域),明兵久攻不下。太祖急于一统天下,迁怒于民,大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民间传有“三洗怀庆”之说。
由于连年战乱,疫病流行,黄河又多次泛滥,使得中原大地人口锐减,赤野千里,人迹罕见。而与之相邻的山西却幸免天灾兵乱的祸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加之大批难民流人,山西尤其是晋南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当时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于是明朝政府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实施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明洪武七年(1374),陈氏始祖陈卜率家人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出发,先迁至怀庆府东南,立村为陈卜庄(现温县西北),因其地势低洼,两年后又迁至温县城东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因陈氏人丁兴旺,又因村中坡高沟深,故改名为陈家沟。
陈氏定居后,以垦种兴业,六世同居,七世分家,人繁家盛。陈氏家族在村中设武学社,农闲时便操练拳械,以保护桑梓、庇护子孙。温县县志中记载有:“陈王廷在明末拳术已著名,于拳术更加研究,又多心得,代代相传,成为独特之密。”《陈氏家乘》中记载:“陈王廷,字奏廷,明末清初人(约1600-1680),陈家沟陈氏第九代,明庠生,清人武庠。祖父思贵,陕西狄道县(今甘肃境内)典史。父抚民,征侍郎,均好拳习武。”陈王廷出生于小官宦家庭,从小习文练武,武功纯厚,拳术练人化境。他在年老时所作的长短句《舒怀》中写道:“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癫。常洗耳,不弹冠。笑煞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长舒泰,名利总不贪。……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这被后人引为太极拳理论经典名句。首次出现是在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中。“纵放屈伸”刚柔之变化也,忽刚忽柔、引花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人皆不知,独我自明。“诸靠缠绕”之诸,多也;靠,肩靠、背靠、胸靠、跨靠;浑身上下技击用法无不在缠绕之中,“缠绕”乃圆圈的变化,亦即缠丝劲的自如运用。根据唐豪、顾留馨二位先生的考证;陈氏太极拳还吸取了明朝著名战将威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中的拳术招式。由此可见,陈王廷吸收民间诸家拳术之精华,采纳《黄庭经》、《易经》阴阳学说,结合中医经络学,完善了家传拳械,始有了太极拳的萌芽阶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