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继6月30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后,咄咄逼人的热浪就气势汹涌地翻滚而来,高温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华北黄淮的高温天气在短暂喘息后,继续“全力以赴地投入战斗”。中央气象台已将高温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并近几日持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而刚好今天又看到一个新闻,是说一个男生和朋友开车出去办事,他在车内休息。醒来后,车里的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而且严重缺氧。他试着打开车门,但车门已被锁死,根本无法打开,只好使劲敲窗求救。经过路人的帮助才脱离危险。事后他说,当时车里面已经无法呼吸了,再晚一会儿可能就没命了。
这一事件关键因素是缺氧。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太久,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更换和补充,空气质量下降,加之天气炎热人们室外活动的减少,身体缺氧时有发生,专家谓之“缺氧综合症”。缺氧时间过久,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位医学博士认为:“一切疾病的根源是缺氧症。”该重视你的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了。尤其是夏日闷热,空气氧含量很低,身体消耗大,缺氧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要警惕缺氧给身体造成的危害。
有人说我们整天都被氧气包围,身体怎么还会缺氧?医学专家解释:空气污染、环境破坏、天气炎热……导致缺氧无所不在。在空气严重受污染的时候,氧气含量甚至跌至15%。到了夏天,白领人士在空调环境里办公,空气换气量不足,氧气含量更低。据检测,通常在氧气较好的中央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密闭卧室经功己们一夜睡眠后,氧气浓度会降到17%-19%,甚至更低。所以缺氧的隐性污染已悄悄影响上班一族。办公室、超市内、汽车驾驶室、教室内……缺氧环境也无所不在。
即使是一般环境下,脑力劳动者也会经常发生缺氧。大脑是记忆和产生思想的重要器官,是耗氧大户,占总耗氧量的1/4,它又是储氧“特困户”,长时间紧张繁重地用脑,极易造成脑疲劳,甚至脑缺氧。
其实,这种被称为低氧性缺氧只是缺氧的一种表现。氧气对人体的作用是,氧气在肺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血红蛋白的携带,运送到全身的每个组织和细胞,从而进行有氧代谢,产生生物能量供应给我们的细胞,让我们的细胞存活。有些原因会造成机体输氧不足,或者尽管输入的氧气足够,但是运输和使用氧的能力减退造成缺氧。导致头晕、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以及皮肤干燥、皮肤过敏等状况频繁发生,所以炎炎夏日,一定要谨防无处不在的夏日缺氧综合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