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锤炼心智,参透生死的心障

(2017-02-22 00:23:58)
标签:

杂谈

以下内容摘录自《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第三章


1、现在开始永远最早


做事难在真正开始做的动作,不去做,永远不会天上掉馅饼。

--《人性的,太人性的》


2、感悟才能成长


旅行的意义之于一些人是在陌生的地方以完成行程为目的四处游荡,一些人则把注意力放在购买纪念品上,一些人乐于观察异域风情,另一些人期待的是旅行时的偶然邂逅。也有一些人懂得如何把旅行所得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若每次的经验都是走马观花的潦草了事,人生就会变成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


那些懂得将经历过的事运用在日后的生活,开拓充实自己的人,才能真正的畅游人生。


--《漂泊者及其影子》


3、做个有正面能量的人


良性的事物是指那些能给人注入生机,提供正能量的事物。


这和书籍的题材无关,讲述死亡的书也能为人注入生机,那些以生命为主题也可能反而弱化了生命。


因而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给人带来正面能量的就是良性的。有活力的人才能不断为周围的人产生积极影响,补充些良性事物,你就为周围人也注入了更多的生气。


--《漂泊者及其影子》


4、目标清晰,步伐坚定


死亡是无法预知的事,备不住什么时候就会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


时间的限制使得我们的精力必须集中在一部分事情,不得不放弃一些,舍弃一些。但如何去选择并没有必要烦恼,当你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需要的东西就会慢慢清晰,边角的部分则会自动散去,就像叶子离开枝头。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快乐的知识》


5、世上没有后悔药


活得坦荡,不后悔,哪怕是从头再来也毫无怨言。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6、说服人的诀窍


你想说服更多人,影响更多人,断言是个好办法。


费劲口舌地论述自己观点的正当性通常收效甚微,还有可能让人心生疑窦。


这是个我一般人不常告诉的说服人的诀窍--要会断言。


--《各种意见与箴言》


7、平庸是最容易的事


如果你不介意平庸,就想安逸度日,


那么,混迹在人群中。


时时保持人云亦云,最终大家都不记得你,你也忽略了自己的时候就好了。


--《权力意志》


8、思想要不断更新换代


不蜕皮的蛇只能等死。


人也一样,总是抓着旧皮囊不肯更新的人,是从内部开始腐败,停止生长,然后死亡。


只有思想不断更新换代才能脱胎换骨地继续成长。


--《曙光》


9、面对痛苦选择暂时性的躲避


工作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不让你陷入无妄的乱想是拥有工作的好处。


生活的困难来的时候,埋头工作就能躲避这些让人倍感压力的困境和忧虑。


面对痛苦,暂时性的躲避也是个好办法,因为迎头赶上只会是屡战屡败,愈加痛苦,事态也未必能好转。工作是个疏解情绪的重要途径,当你埋头工作,转机已经悄悄发生。


--《人性的,太人性的》


10、计划赶不上变化


制定计划是个空想、畅想的让人愉悦的过程,比如预约一场旅行,设想自己的家的摸样等等人生计划和周密的工作计划。


在愉悦的计划的前提下,必须要有力的去执行。否则就能是帮助别人实现愿望了。


执行不是个简单的过程,你会遇到各种的障碍和险阻,一些不可预想的磨难。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


真正聪明的方法是什么呢?一边执行一边修改。删去那些过于美好的空想,就能在享受中实在的自己的计划了。


--《各种意见与箴言》


11、生活在此处


对于日常的东西我们反而容易忽略,比较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在有些人看来,吃饭就是为了生存,生育后代也不过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欲。所以,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成了让人不耻的事,真正有情操的事都是在别处的。


事实并不如此,我们应该对待自己的生活需求更加真挚,因为他们是人生的支撑的基石,对待这些基本生活的时候应该更加的敏感知性,多去思考、反省才能改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现实的条件里走人生之路。


--《漂泊者及其影子》


12、给自己留点儿洁癖


强调清洁观应该从小孩子开始培养起,这当然不仅仅是指基本的卫生习惯,勤于洗手保证个人身体健康。


而是将自己的清洁的意识扩展在精神的层面,这样他会更加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偷窃和其他不道德的事是污秽之物,这样才能获得作为社会人该拥有的善良、温厚的纯良品性。


洁癖就是养成习惯的清洁观,有洁癖的人才能真正收获幸福。


--《漂泊者及其影子》


13、有章法的生活


怎么样才能让生活过得舒适又有乐趣呢?这应该向艺术家学习,比如,一个画家会在乎物品的摆放,特意放在远处,原则斜视的视点,给它充分的光线或者强调画面的阴影…………


生活里我们通常也要面临这样的考验,比如室内的摆设,家具必须要摆的有章法才能让整个生活环境更和谐、舒服。


同样的道理,在生活的种种事情和人际关系上也要参考着个人的喜好来做点儿设计。


--《快乐的知识》


14、金钱不是人生的唯一


占有欲有时候也能成为正面的力量,它催人去工作,挣钱,然后过上酒足饭饱,自由独立的生活。

人使用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关键是对金钱欲望的过度膨胀就会反过来人类的枷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丧失其他的意识。


因而人成为欲望的机器,一心一意地被占有欲驱使,于是,无论是丰富的内心,精神的富足和远大的理想都不再有任何的吸引力。最终,他们就会穷的只剩下钱。所以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警惕。


--《漂泊者及其影子》


15、只剩下目标人生便会迷失


如果你一心一意地只想要攀登顶峰,那沿途再美的风景对于你而言也丧失了意义。生活也是这样,当你专注于某件事,对其他的一切就会充耳不闻,这种事是相当稀松平常的。


比如,你一心一意地只想提高业绩,工作就再没有了意义和乐趣。


明知如此,人们还是在重复这样的愚蠢。不懂得从容面对,甚至将人性中的必需也看做徒劳的人,只是专注于最终的目的,会迷失自己的人生。


--《漂泊者及其影子》


16、生命可贵,全力以赴


死在所难免,所以真正该保持的生活态度是。


因为人生的短暂,更要全力以赴。


因为时间有限,才要更加珍惜。


叹息和呻吟就留给那些舞台上的演员们吧!


--《权力意志》


17、正视自己的局限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给自己的经历下判断,是长的短的,丰富的贫乏的,充实还是空虚。


但是,一个人既没有千里眼也没有顺风耳,拘束在肉身中所能够体验的范围和距离是相当有限的。


但我们还是会擅自的片面的判断事物,所以个人认识的极限又不自知,会导致很多判断出错,这是人类共性的缺陷。


--《曙光》


18、愉悦地生活


心情愉悦会让日常的工作变得顺利,做创造性的工作更是如此,创作需要自由的灵魂,不被各种外在的无谓的条件所限制。


愉悦的状态是天生的,所以要好好保护它不会枯萎,这样你就能从容面对各种事情。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干枯,就多多去学习知识,多多接触艺术吧,这样才能重回一个愉悦,有生机的人生状态。


--《人性的,太人性的》


19、希望是从内心散发的力量


如果你不懂得什么是光芒,什么是炙热,即便是希望降临,你也不懂得它的可贵,你看不到,也听不到。


--《快乐的知识》

https://zine.la/g_attachments/article/3966/17163966/144c7ca4f84d11e697df52540d79d783.jpg

图:来自网络


20、窗里窗外


从你的住处或者办公室望出去的时候,哪怕只是偶然的回头,常常能看到些楼房,远处的树,地平线,这些熟视无睹的地平线对我们却是至关重要的。


正是这些看惯的景色,景色里稳定的线条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沉稳和充实的力量。


这像是种人类的本能,我们眺望窗外,或者是希望在亲近自然的地方定居。


--《人性的,太人性的》


21、以历史的态度生活


历史对于我们常会觉得是件遥远的事,或者是尘封在图书股的旧书里,像是和我们毫无关联。

然而,历史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每天的每时每刻都会成为你个人历史中的一页。

你会选择碌碌无为的日复一日还是着意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都会成为你个人史诗上的一笔。


--《快乐的知识》


22、因势利导


在不断的努力,求索都只落得筋疲力尽,不能如愿的时候,就试着换个角度来看待吧。


如果总有大风阻碍你的行程,为什么不反过来利用利用风的力量呢?扬起风帆,让风为你服务。


--《玩笑、欺骗与复仇》


23、从小事做起


每天重复不起眼的小毛病就会为慢性病买下祸根。


心理上的习惯也是一样,会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健康或者产生疾病。


与其总是对周围的人冷言冷语,不如让大家都更高兴些。


这样治疗的不仅是你的灵魂,对你周围的人,心境也会好转。


--《曙光》


24、明辨平等


口口声声说"平等"的人,通常是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将他人降得和自己一样低,第二种是把自己提的和他人一样高。


所以明辨那些叫嚣究竟是哪种平等,再决定站队也不迟。


--《人性的,太人性的》


25、看问题要看本质


客气看起来是个为他人着想的公正品性,不让任何人难受也不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这种行为也很可能是出于胆怯。


所以表面看起来是合理的,长处的东西,根源很重要。


--《人性的,太人性的》


26、不要迷信偶然


成功没有偶然。


即便有些胜利者谦虚地说,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原故。


--《快乐的知识》


27、培养钢铁意志


先暗示了自己前面没有了路,那即便是有的也会不见了。


先觉得危险,那就没有安全之地。


先想这样算了吧,那距离终点肯定不远了。


先先乱了阵脚就会错过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以上这么些例子无非说明胆怯会导向失败,甚至毁灭。


失败的真正原因只可能是你的胆怯和恐惧,对手太强,困难太多,状况太差,外援太少都只是皮毛的理由。


--《玩笑、欺骗与复仇》


28、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强大


喜欢走极端,用夸张态度的人都有点儿虚荣,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高个人形象,让别人觉得自己有能力,自己多么特别,这恰说明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空虚。


在小事上花功夫的人通常是因为心怀恐惧,他们害怕失败,或是总抱着对他人的不屑态度,总是觉得事情但凡有他人参与就会有麻烦。


--《人性的,太人性的》


29、摒弃个人情绪看事实


很多人看不到事实的本质。


他们太迷信于自己的情感,看待事物的时候拘泥在自己的成见和认识里。


事实已经被他们藏起来了,只一心一意地为自己的见解得意洋洋。


--《曙光》


30、说服人的技巧


人云亦云的永远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他们拿不出具体根据。


比如在一项提案里,反对的人里可能大部分是因为陈述提案人的口吻说法或者是性格,当时的氛围。


这显然可以成为如何去吸引更多人来同意你的小谋略。


比如表现手法,说服方法,用怎样的口吻,这些技术上的问题改变起来很容易,但是陈述者的外在的容貌,生活态度,人品却是无法来改变的了。


--《人性的,太人性的》


31、尊重对手


除掉对手真的是个好主意么?你下定决心了么?


真的要去毁灭自己的对手么?


对手其实也可以成为你永恒向前的力量,你真的打定主意了么?


--《曙光》


32、提防虚荣


虚荣心也就是人类的面子,真是个复杂的玩意。


比如,看似坦白的人,坦白自己的缺点,怪癖或者是坏事,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更加阴暗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由决定公开和掩饰的部分,所以这为我们提供了去看待他人的角度,他掩饰了什么,其实也是最羞愧的部分,炫耀什么,就是最在乎的部分。


--《人性的,太人性的》


33、性本奢侈


对奢侈生活的追求,有时候并不是一种自满和傲气,因为这种情绪通常与身份不一致。


我们往往会为了一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所困扰,也许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天生就无法摒弃对奢侈生活的追求吧。


--《曙光》


34、保持成长


我们往往对自己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更加渴望。


但这些东西你一旦得到了,过不了多久,便开始忽视甚至厌倦它。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东西,都不会逃脱这样的命运。


当你得到一个东西,习惯去拥有一个东西,就会慢慢觉得疲倦。但其实那个你曾经珍视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是你还在用原来的眼光去看待它,所以会觉得索然无味。当你对生活的好奇慢慢减弱,你就越容易对它厌倦。


如果你时刻都在不断的成长,在生活中改变着自己,那你曾经珍视的东西,也会让你继续珍视,而不是厌倦它。


--《快乐的知识》


35、无聊并非因为懒惰


当你感觉到无聊的时候,你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只有保持灵敏的心,对各种活动都饱有激情和崇敬之心,这样才会偶尔感到无聊。


--《漂泊者及其影子》


36、情绪来源


无论我们快乐或者不快乐,都不是因为一些外在原因而产生的,其实,更多的都是我们自己心里的一种情绪,别人左右不了。


当我们完成一项工作,也许有的人会因为某一个细节不如意而后悔当初没有面面俱到,于是便产生了负面情绪。同样,有的人会想到由于之前某些努力,才让工作顺利展开并完成,于是,便觉得十分开心。


我们其实可以选择上面的任何一种,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情绪,快乐或者不快乐。


我们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主观思考的情况下,单单对着现实,就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的。


--《漂泊者及其影子》


36、为何自由之人更苗条潇洒


让自己变得更加自由,能够更加自如地看待事物,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特质特长,这样的想法都是正确有益的。


他们会自觉地限制自己的缺点,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这些会影响他们对待事物的自由度,所以为了自由自如,就会自然的舍弃那些愤怒的厌恶的感情。


这就是真正的自由的人能给人带来潇洒的印象的愿意,因为他们已经抛去了多余的束缚。


--《善恶的彼岸》


37、如何把握精神的自由


获得真正自由的方法是要学会自我控制。


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所以那些精神自由,保持独立思考的人也正是擅长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的。


--《善恶的彼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