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已熟知时,你又愿做出多少
(2012-04-11 19:27:00)
标签:
杂谈 |
人最大的缺点不是不知道做什么,而是明知道,却不屑、不及、不愿去做。
吕克·贝松于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家园》,在前半部分都在勾勒着无与伦比美丽的地球。从“生命从何而来”的终极问题,到上古世纪细菌的诞生、水藻对大气的改造,到植物如何进一步分离了水中氧气,适于生命体生存的大气环境如何稳定下来。其实树木,第一个生命向上的雕塑出现在地球时,这个星球的框架就已确立。
这一个小时,都让人在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当时间轴被拖到宇宙等级的万年;空间轴被放大到行星等级的无边,视角被拉伸到万米高空的俯瞰,人都会感慨自己的渺小,都会从现实中茶米油盐的生活中被抽离——哪怕一秒钟——蓦地想着生命最本源的存在意义。
但这不是部歌颂地球多么和谐美好的片子。恰恰相反,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腥暴力,没有灾难片般的灭世惊悚,但后半部分,却用一串串数字,一个个事实,描绘着一个恐怖片般的场景: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全球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的12倍;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
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全球贸易量的50%用于动物饲养和制造生物能源;40%可耕种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出于减产的危险;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冰盖密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没有尖牙利爪的人类,在一万年中改变了过去50亿年的地球生态,又在最近100年中改变了过去的一万年。我们征服自然,破坏规律,资源、地貌、空气,让这个生态系统不断突变以适应自己的欲望膨胀。在欲望膨胀的过程中,四大文明古国三个倒塌于流域的生态毁灭,独剩的中国,在现代以疯狂的速度追赶世界脚步,代价是不断被挤压的生存空间。在这过程中,人类为了抵抗饥饿砍伐森林进行耕作,为了填饱更多人的肚子利用石油发展现代农业,可现代农业一半的产出没有用来救济饥饿边缘的贫民,而是用来生产肉类和制作新型燃料。
这够恐怖么?应该是。但电影的描述是不带戾气的。它没有选择太多污染重重的空间与垃圾成堆的海边,而仍是更多地展示着地球的美好。它不是在恐吓人们失去了地球50%的森林有多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那一半。
这片子中描述的一切,即使那些玄妙而巨大的数字,我们就彻底不知道么?未必。只是,人最大的缺点不是不知道做什么,而是明知道,却不屑、不及、不愿去做。可这是我们的家园,如果这片土地被毁灭,必然造成饥荒、贫穷、战争与人道主义危机。那时,一切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利益冲突都将失去意义。
我喜欢这电影的描述手法。它不教给你如何去爱,只告诉你爱的必要性。在航拍的美景下,在航拍的惊悚下,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太过疯狂,我们对地球的亏欠已太多。我们依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冰川,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仍然有很多希望为这个地球做些什么的人在努力。其实我们很渺小,一己之力不能改变任何。
其实我们很庞大,点滴行动都会产生推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