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林泉高致》——君子意山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2010-12-12 12:05:01)
标签:

读书

古籍

文化

分类: 文化•传承

  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

 

http://s9/middle/61b47812t972ebdc8adf8&690

  一本《林泉高致》,是山水画的美学究极之作。郭熙画山水画到白头,这本书是他儿子整理乃父笔记所得。上句是黄庭坚赞郭熙的诗句,“远势”之前,画只有“远景”。郭熙构出远势,驰向远思。“远”的空寂,使赏画人思绪跟着山水的远而无限延伸,天人合一。一种说法:中国山水画中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只有通过《林泉高致》中“三远”——“高远”、“平远”、“深远”的绘画方式才能实现,进而铸就中国山水画审美的空间意识。

 

  后人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也高不过当世人。因为郭熙的最大粉丝,是彼时皇帝宋神宗。神宗20岁即位,行新法求改革,励精图治。所以他不像一般帝王,偏爱祥瑞吉利的画作,而尤其欣赏郭熙长壁巨嶂的大手笔。“秋雨”、“冬雪”、“冬阴密雪”,都是他给郭熙出的命题作文。《朔风飘雪图》一出,更是爱不释手。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哲宗徽宗,政局动荡,画院低迷,皇帝偏爱富贵、工整、细腻的青绿山水。郭熙画作价值一落千丈,身份亦是不复当年。宫中各殿上的郭熙画作因此进了废料库,竟至成为裱褙工匠用来擦桌子的抹布。饶是如此,进士出身的儿子编纂成册的《林泉高致》,仍是殿堂级书品。

 

  摘两段: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清,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笔精墨妙,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不敢以轻心佻之者乎。

 

  现代人把释放压力需要当成项工作来对待。快节奏下的身心俱疲,似乎不可能轻松写意地就化解。可古代文人雅士即使同样有时代困境与生活压力的挑战,往往也能从容淡泊,一杯茶、一盅酒、一顿饭,也能品出高雅,弹琴弈棋、写字作画、种花艺草,也能悟到生命的本质。我们的社会进步在哪里,退步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