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困惑
(2010-01-24 10:34:56)
标签:
百度谷歌杂谈 |
分类: 商道•批评 |
搜索引擎这出戏码,矛盾无外乎在于: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谷歌一下,你知道的太多了。
谷歌是正义的,百度是利益的?谷歌也是利益的,任何企业都是利益的。正义有时就是利益的营销手段,知道与知道太多,也是各自营销手段的不同。
回归利益面在商言商,两位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全球范围谷歌仍旧强大,雅虎、Naver、奇摩统治的日本、韩国、台湾,谷歌还是IT人士的首选。目前看来技术方面,各个搜索引擎只有被它越甩越远的趋势。mp3和贴吧已经确立了百度大陆市场的绝对优势,何况还有传说中“第一页全是垃圾,但3-7页极为实用”的搜索。谷歌的自由高技派符合英语世界国家的国情,那么百度各方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何优劣之分呢?
没有优劣,但很多人心目中谷歌是自由的。
当然,如果秉承绝对的自由,落后国家很可能会越来越落后,因为垄断带有扼杀幼小竞争的属性。坊间传言:10年前,十几个月中输入谷歌地址会自动跳转为百度——对于网络公司来说,一年半的垄断期还做不出份额可以去撞豆腐了。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而自己没有经历的事一般不能下结论。姑且认为此事部分属实——国家反垄断行为哪里都有,哪行都有,陷在互联网领域思考会加重误解。
但十年前的我,以及和我一代的人,确实曾被这样传播:谷歌有一阵子是不好上的,访问不方便。之后我们用百度习惯了,也发现了百度各种优点。
推而远之,现在正是中学年龄的小朋友,会留下什么记忆?因为百度是中国的,而谷歌是美国的,他们做了错的事情,所以要离开中国?
这才是很多人惆怅的。在商言商的角度,影响一个抉择的因素太多。我们可以接受最后的博弈结果,这是成熟思考后的答案。孩子们呢?现在有大人会向孩子们解释,我们做过很多好事也做过错事,但不想让错事被更多人知道,于是要像小朋友犯错误后说谎一样,避免别人发现?成年人要以保护孩子免受侵害为由,告诉他们偏颇观念,或代之思考,直接灌输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而更偏激些人们的想法,就连在商言商都无法缓解了:相对于国家,我们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