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画施正东杂谈 |
分类: 文化•传承 |
寒假回国见施正东施大爷后,做了挂名弟子,要向他学丹青之道。有人说古代绘画雕塑这方面,西方艺术总是到女性人体那里寻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韵律,灵感都要冠名以缪斯;而中国艺术则通常满足于赏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或一块嶙峋的怪石——虽然这话有偏差,中国仕女图何其少了,西方实物画同样不缺(何况古希腊多是雕塑!雕一尊螃蟹像,岂不成了异教徒)。但中国绘画确实是文人画,文人借物咏志,借法修身,丹青之道早已开始背离其原初的艺术职能。丹青之于绘画艺术,一如琴道之于乐器演奏。
琴有儒琴道琴,以此入画亦可。儒的体系中,美学归结为伦理美学,存典故、备法戒、补世道,艺不载道,就失去存在价值。所以呈现和感悟须是高尚的,是思无邪的,就如画梅兰竹菊,已超越本行绘其风骨;情感则是节制与平衡的,如荀子“以道致欲”的理念。得性情之正,声气之和,情感平平和雅正。道的体系中,畅神逸气,抒怀写情,在无限的心灵空间中展开往复回还的意识活动,神趣顿生。儒家的道德精神与道家逍遥精神,一边向人生展开,一边求艺术创造正奇相生、开合成变。
我看施大爷画的蟹,写意古风之外,还流动直率的生命能量(真是位活力四射的长辈^^)。螃蟹意拙神憨,尽情张扬,仿佛一个个指点江山后无聊了的蟹将军,喝一壶酒打起醉拳,倒真是像极他的个性。我抄施大爷一段话:
我活着的时候,你们说我奇丑无比,像一只大蜘蛛;我稍稍移动一下时,你们又说该死的东西,横行霸道;我无所适从而缩成一团的时候,你们倒紧张了,生怕我死掉;当我真的死了,被烹熟端上桌的时候,你们又异口同赞说,美食佳肴味道好极了。可惜此时,我已什么都不知道了。”
http://s13/middle/61b47812t7dcc30f9f8dc&690
偷一段话,再偷一幅画
文人作画本质已非“绘”,而是充满诗意的内在情绪表现。以时人之感悟写当代之形,以自己之情怀造本家之象。我自觉还算了解自己,不过学起来后,以儒道洗髓,以神意用笔,画完后睁开双目心眼,惊见一个陌生而真实的自己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