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律之
王律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12
  • 关注人气:10,6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登楼赋》的问题……

(2009-10-21 14:42:38)
标签:

登楼赋

古文

律之

文化

分类: 文化•传承

     《登楼赋》

 

    博友们的每条评论都看了,回复着回复着,发现回复还有字数限制=V= 索性整理下新帖一篇,博友的问题、交流都汇集在此了,谢谢大家支持。我本以为浮躁的社会下,人们已太习惯快餐式文字的阅读,放弃慢节奏的品鉴与感悟。我这些小文,大概只能推荐给老学究们来看。但博友们的讨论,证明感到华夏文化的基因,从未曾消亡,而是在我们每个中国人血液里蕴藏着,等待着不知何时响起的共鸣。

 

  潇湘之子:仿古佳作,佩服之至!

 

  过奖了~我有仿古的爱好哟~可能是只有在泛黄的书卷里才能获得灵魂的宁静。生命在于动,而灵魂在于静。生有时,死有时,花开有时,叶落有时,微笑有时,哭泣有时,这些静谧细腻的东西,千万年都不会变更。我写文是因为纯粹的喜欢和抒发,这篇是赠友之作,博友中有相谈甚欢欣赏喜欢的朋友,我也一样会为他们执笔。

 

 

  太极旋转真人:风是时间的象征,生命是存在的象征。二者的共同特性:无时不在,稍纵即逝和需要参照物来凸显自身的存在。风的参照物是时空,生命的参照物则是价值——燃烧过的生命,即使流星划过天际,也绝不会陨落得默默无名。感慨风的无常和生命的无奈。

 

  感谢博友赏文。我很喜欢《特洛伊》结尾那一段独白,翻译成中文,大概是这样的意思:“如果后世的人传诵我的故事,让他们说我曾与英雄同行。人的生命犹如冬麦般短暂,瞬息而止,而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消亡。他们会说,我活在赫克托耳时代,他是一名卓越的统帅,将领。他们会说,我活在阿喀琉斯时代...”往事越千年,缔造一个时代甚至延续几个时代文明的人终究随风而逝。可叹的是,很多人却如此安慰自己“看,那些帝王将相,最终不还是一捧黄土?和我们一样。”我们是凡人,注定只有短短的浮生几许,容不得一无所长却偏偏被生活不断砥砺。如果说出生就意味着在向死亡旅行的驿途上拼命奔跑,那么如果不享受过程,为何不挖个坑把自己就地掩埋?我们都是薪火柴木,每年冬天从枝头掉落,春天的时候又有新的生长出来。枯荣有岁,不甘心的不是自己没有世俗认可的成就,而是自己还没有真正为信仰和理想活过就已经死了。共勉。

 

  Kenshirnei:律之,看了赋文,觉得你思想不够坚定。时而出世洒脱,时而入世凝重。ps:头像大图收藏了……

 

  =V= 其实我是如假包换的出世入世矛盾体,可还抱着不拘于时,不滞于物的希冀……非是狂妄到拿自己和挣扎在道德良心与在凡尘历练下的先贤们比较,只是总觉得要凭借一己之力传播和教育华夏文化,感召和唤醒一些沉睡的、式微的、或早已被遗弃的文明,这种一厢情愿的卫教士做法,不知道哪天就会殉了教……直到有一天,发现《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原来圣人也不是没有私心的,只是因为他得悟了大道,可以把自身的行为准则与宇宙万物生息繁荣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人,得道于历经磨难而孜孜不倦。并不是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或标榜自己的德行才能被人景仰。所以我在《登楼赋》后几段论述了“天道”和“人道”的联系:上天若是降下雷霆激越,必有衷直之士以生命捍卫信仰和名节;半空若是霓虹越天,定然是琴心剑胆的文人以笔作刀,以刑维仪——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我写东西,自小就让老师长辈当我是男孩子)突然想到国军的从军歌,想到万物有终时而天地无尽。愿以稍纵即逝的生命作为为某个信仰燃烧的薪火,也是可以被接受和选择的宿命啊。是故《登楼赋》到这里,主人公释然,我也释然了,才有了最后一段。为自己心中的坚持打拼,不管旁人觉得值得与否,你都将不会随波逐流度过一生——我活过,而大多数人只是存在。

 

  蓟北步兵:乍一看,很像套的前赤壁赋;粗读似乎也不尽然,不过要表达的ms还是差不多。不过稍有堆砌之嫌,也有强说愁之感...文还是不错的,更难得的是这份心...

 

  多谢博友赏评。我很喜欢苏轼,屈原,岳飞,李白的文章。行文时候不免痕迹。之前读过《两都赋》,《洛神赋》,《风赋》等前人之作,修辞用典,华美非常。行云流水之文气,奔腾若啸,快哉千里。我时常很艳羡,希望我居住在诸神庇佑的古希腊时代或者百家争鸣的先秦。毕竟对我这种文化朝圣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膜拜文化昌繁的时代更诱人的了。我的文章是随性之作,因为写作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和执着之一吧~所以,预告一下,以后会时常有我顶着锅盖抛砖引玉的时候^_^呵呵,其实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少有不浮不躁的人了。我自己也不能免俗。但是,我在对待文化的时候保持了我起码的谦恭和虔诚,因为我敬畏先祖,爱惜德操。如果我有幸成为传承者中的一员,我将会默默的持久的守护心中的热诚。

 

  (最重要的一条评论!感谢匿名网友指点!)

 

  新浪网友:楼主啊,赋写的不错,首句:“乙丑之秋”错了,今年是己丑年,非乙丑年,乙丑是十二年前。

 

  惊觉打错字了……文责自负,多谢指正!我的搜狗字库直接跳的是乙丑……

 

  呼,先到这里吧,宾州已是凌晨两点。如上所说,以后我会时常顶着锅盖抛砖引玉^_^。好友都加了,很开心能交到有一群讨论文化国学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