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大学律之跳级生活教育 |
分类: 点滴•拾趣 |
同志们,虽然被1天4门的考试扒了层皮,但回到家睡了俩小时我又复活啦。电视剧电影里,美国大学生活悠哉快哉,连球王伍兹都要在STANFORD耗完4年,享受草坪美女PARTY。跳级3年读完本科这种事,似乎只有脑门与门板亲密接触次数过多才会做。其实,主动找门板来亲密接触的人还是很多的,因为这是一个盈利项目……
美国跟中国一样,都是学分制,修满毕业。例如我学的商科,每专业相同,都要120学分毕业。8个学期,每学期最多修19学分(能修满的神人一成不到),想跳级多修学分,普通路数只有牺牲暑假时间上课,去STUDY ABOARD,做PROGRAM,或者当那10%的神人。
普通路数,自然不能满足广大跳级狂的需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名言,在跳级行业得到充分证明。大家通常以为美国中学属于养生基地,学习内容少得可怜,数理化水平与中国中学生的差距以光年记。实际上,美国本土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可以修AP课程,完全相当于我们高中的语数外理化生等等。而美国人的AP,进了大学,是可以换学分的。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学分可以用$来计算。我们学校一个学分值1100美元。高中苦读一下AP,大一入学换5、6个学分,跳级生省下的钱,岂不完全成为额外收入?
跳级生另外一个优势,是可以提前选专业。美国大学前两年是综合素质教育,像我们未分文理科前的高中。然后第三年根据GPA和是否达到专业课入门学分要求来选择专业。在PSU,进专业的要求是:上完所有专业必修课并学分超过48分,GPA最低3.5(最高才4.0……)。大一入学就换学分,再多勤奋一下,通常选专业的时间:大三上,就可能提前到大二,名正言顺“跳级”。
我的高中因为有A-LEVEL学分和英国高中文凭,入学转了十几个学分,大二进专业。不过我这种只能算小魔,自有大魔道高十丈者。一个同学学的是数理化经济,光这四门一下子转了34个学分,相当于普通学生整个大一的成绩!
学校里的辣妹
PSU主楼前的草坪
跳级生两大郁闷:一、专业课难度比入门课高太多,而且班上都是比自己大很多的同学,同时进校的人都没有在一起上课的。
二?就是昨天这种一天考4门,或入学第二天就期末考试这种人间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