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跪喂饭,就是孝敬父母么?

(2013-04-03 20:11:32)
标签:

下跪

喂饭

蒙眼

孝道

形式

分类: 世相辣评
 
                         学生给家长喂饭                                
 
 
 
      子女跪着喂你吃饭,你幸福么?
      武汉新洲城关高中学校礼堂,300多名师生和家长同上的一节“感恩课”。

     现场, 现场被喂饭的父母都被蒙上了双眼,子女则跪着给他们喂饭。   

      校方工作人员这样注释如此场景:此举是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也是为了防止家长阻止孩子喂饭。

      不管元芳怎么看,反正我没被感染到什么幸福、温馨,倒看出其中大有蹊跷之处。 

      高中生下跪喂父母吃饭且在大礼堂里聚众表演,这一幕,横看竖看左看右看,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在演戏!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即“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心中倘无一个“敬”字,这下跪喂蒙住双眼的父母之举动,更显出一个“伪”字!丝毫看不出一丝孝意!
    不论是传承弘扬孝道的演习形式,还是单纯为表演的伪孝作秀,这一跪一蒙一喂,如此导演一番,此中便堙没了真正的孝道特质。

   “戏演得再好,终将是角色扮演,而现实当中父母只需子女听一听入情入理的劝告。教育机构演习作伪的孝道,实质是浮躁教育理念下对孝道的‘一次性甩卖’”。这尖锐辛辣的评说,可谓是一针见血!“一次性甩卖”自然是货不真价不实欺人的表白,没有一点儿诚意在内。

       网友“夏亚-夜莺”毫不客气地抨击道:“孝顺不是作秀……这种答谢毫无意义。”网友“账单飞人”直言:“平常多点孝心行动才是关键。”

    为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近年来各地学校频出奇招,有的给学生们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帮父母洗脚;有的则组织学生给父母做一顿饭、梳一次头……

      但是,由学校组织的这类热热闹闹的“孝心教育”,却引来各界一片质疑声。 

     “孝道不应流于形式,更不应该把成年人想要的一种尽孝仪式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武汉大学教授李荣建直言,想让孩子怀有孝心,内心感恩,并非一朝一夕一个举动就能达到,需要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这“百名学生下跪喂父母”自然应当属于“流于形式”之列,既传播不了孝道文化,也打造不出现代版的有孝道的下一代。

     感恩教育需要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传送和表现出来,但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却给孩子们传递出了一个误导信息——一以为亲情和孝心流于形式之上。

     这看了令人反感,觉得别扭的场面,真为学校竟造出这种技穷的教育方式汗颜。

    旧二十四孝里有戏彩娱亲、尝粪忧心之类的行孝的故事,虽则看来愚得可以,叫后人难以复制,但这故事里透出的古人真孝之心,倒是令人感动。

     几个没甚权力的社团曾弄出个新二十四孝的标准来,要在全国推广。标准列举了一些诸如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打开父母的心结、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这些标准,却没有赢来叫好声,是因为这些有显性指标的和无具体要求的“规定动作”,实在也承担不了孝道文化的传承重任,也只是沦为一阵形式主义的表演而已。

      这下跪蒙眼喂饭的活动,过于突兀,其结果是学生觉得新奇好玩儿,父母觉得莫名其妙。少了事前孝敬父母传统知识教育的铺垫,缺了家长日常言传身教的配合,无论这形式再花哨再红火,孝敬文化也得不到应有的释放。

     如果只把它当作形式,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令人反感的作秀

    “ 那么,怎样才算孝道呢?概括而言,无论在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下,首先做到‘孝敬’,就是内心敬重父母,使其愉快,有满足感;其次是‘孝顺’,就是顺着老人意愿,即使不甚合理也不当面顶撞,使其不受委屈,有尊严感;再次是‘孝养”’,就是赡养老人,使其衣食无忧,有安全感。‘孝敬’、‘孝顺’、‘孝养’三者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是‘孝敬’。因为,尊敬、恭敬、敬重,既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又是经过思考的观念与行为,只有内心之敬,才有真正之爱,实在之养”。徐振昌在《金山报》发文,这样表达了孝道。

     我以为,此言甚是有理,不知元芳你怎么看?

     这真心之爱,实在之养,这孝道文化的传承,岂是学校下跪蒙眼喂饭就能折腾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