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财迷哥”身上读出的禅意!

(2011-07-12 08:40:21)
标签:

财迷哥

北师大

苏东坡

牛粪眼

芭蕉叶

杂谈

分类: 世相辣评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7/10/121645482_31n.jpg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振,每年假期都不回家、每天坚持打至少两份工,还将回收的旧书或旧货存放在宿舍。他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攒够房子的首付。      

       近日李振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要记者付采访费,他称“赚钱是人生的常态,如果把常态都丢了,人生就没有了。”

      记者问道:“看到困难的同学,你会资助他们吗?”

    此生答曰:“困难可以做家教赚啊,谁也没有义务给人钱。”

      李振因此成为争议性人物,有人嘲讽他为“财迷哥”,想钱想疯了;但也有人力挺他,说自力更生,不当啃老族,无可指责。

      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这就是东坡佛印那“牛粪”故事阐释的禅意。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淡然一笑。

      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拿这禅意,来破解“财迷哥”之事,或许能落个醍醐灌顶。

      人们如何看待李振,果真如那故事所言是心中有,才眼中见么?

      李振这样的言行,能像故事讲得那样,单因内心而动,无关心外世界么?

       我不赞成把李振呼作“财迷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家不破道德底线,不触法律红线,靠自己的知识何体力挣钱,何错之有?何必围观、讥讽、挪揄? 

       在“啃老族”成为时下流行病时,我们也许能从李振身上读出些励志意思来。

          有些人批判,说他“赚钱赚得走火入魔了”,抛了亲情、友情,扔了理想、价值,对金钱的渴望超越了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

          有人惊呼,“财迷哥”的出现,标志着大学生“精神价值的失守,让人不寒而栗”。他们的结论是“青春而错乱的‘财迷哥’,是失败人生的一个范例”,“不失为社会的另一种危机。”

        在评论这事时,我们自然也不会忘记,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对那早已不是净土的校园之影响;我们自然也不会忘记,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学生才生出这些求人生自立的方式。

        这些人,可真有点儿苏东坡看佛印的味道,见人见性了! 

        其实,最该反思的倒是我们的“大社会”,而不仅仅是学校那“小社会”或者个别学子的行为。

          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不关芭蕉叶事,也不干无愁雨事,只干听雨之人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