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es.news.ifeng.com/dci_2011/0709/re_4e17cd81765cf.jpg
据说祖籍湖南新化,但确实生长湖北武汉的李娜,温网夺冠后,惹得两地争得眼红!
还是九省通衢之处的武汉,出手大方。
金花李娜在被武汉市授予“武汉功勋市民”荣誉称号,奖励50万元,树立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铜像一座。
银子倒是其次,这“武汉功勋市民”之称号,可是非同小可。
“武汉功勋市民”荣誉称号是武汉市委、市政府首次设立的,李娜是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人。是否是专为李娜所设,尚不得而知。
李娜还被授予“湖北跨越先锋”荣誉称号,并获得60万元奖金。传闻湖北省体育局已经研究通过,李娜将出任湖北网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只是那湖南方面不见啥动静,只是网民在网络上发些帖子,过过嘴瘾。
武汉名人多多,群贤毕至、才俊荟萃,独独李娜占尽风光。
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伏明霞、肖海亮、周继红(跳水) 高凌、田秉义(羽毛球) 李娜、李婷(网球)
陈静(乒乓球);知名作家池莉、方芳;打网球的中国第一个冠军——孙甜;唱歌的任贤齐也是武汉籍.............
武汉这大动作顿时惹起了纷纷议论。
武汉对么?武汉为什么这样做?
李娜为自己打球的职业行为,与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的效果,形成了有趣的一荣俱荣。只是这种个人的荣,怎么就成了武汉政府的荣啦?
没有为李娜成长付出公共投入的地方政府,在李娜成功之后,以“为家乡争得荣誉”之名,拿着公共财政的钱奖给李娜。该么?
作为地方政府,想通过生于斯的李娜形成“地方名片”效应,可以理解,但拿来纳税人的钱以重奖、隆重授予超常规荣誉称号,该么?
职业行为通过商业化形式合作,倒是这类事题中应有之义。
李娜开创了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上的历史,作为首个大满贯冠军,其脱离体制“单飞”成功的案例,就颇具有符号意义。
武汉如果硬要拿李娜做文章,何不坐下来研究研究李娜单飞,一飞冲天了,武汉该不该也放飞一批,复制一批“李娜”?这比奖钱封官岂不更有价值?
当地表彰大会号召各界向李娜学习,学习她不畏强手、敢于拼搏、为国争光、追求卓越的精神。
李娜捧杯后发表感言的诚实精神、实事求是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么?
她老老实实毫不掩饰地说:“谢谢赞助商,谢谢组织者和球童,非常感谢自己的团队。”这种在她身上极其可贵而在别人身上极其稀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大力表彰,认真号召么?
李娜勤于思考,敢于冲出体制,独闯江湖的创新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么?
偏偏舍去了李娜成功的精华所在,官场说官话,说些个无论安在那个成功人士身上都通用的话,这能給力“各界”么?
两个小插曲,给人留下的思考,远远比那号召中的“不畏强手、敢于拼搏、为国争光、追求卓越的精神”更可贵。
大会发言时讲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李娜不愿照本宣科,她来了个“娜式幽默”:“这些刚刚领导已经介绍了,我就直接跳过吧。”
湖北省体育局决定,李娜将出任湖北网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当记者向李娜求证时,她的回答却是:“我想我只能管好(丈夫)姜山。”对于这个副处级的官位,李娜淡然以对:“这事不了了之了吧,退役后做家庭主妇啊,不变的目标。”
这时下罕见的精神,才是该大力号召,大力践行的!
有评论者将此概括为“人们需要为之付出的只是单纯的掌声,不用因为国家要养运动员而额外纳税;胜利者获得的也只是单纯的体育荣誉和职业奖金,而没有体育之外官僚化的赢者通吃。”
如果把李娜那大会发言形象,塑个雕像,立在那里,给“各界”的启示和鼓舞,不亚于那夺冠时刻铜像!人们更会记住这位温网冠军的多姿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